張昭輕輕的歎口氣,道:“明再回去吧。還要買點東西帶回去。”

    他是想要盡快解決“得罪徐郎中”這件事。但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啊。還要再等十!

    他並不想等。但,除開餘夫子這個路徑,他暫時也沒其他門路能私下見到徐郎中。這事,必須的私下談才好化解。

    冒然的去找別的門路,十時間未必能打通關節。一個正五品的郎中,這哪裏是他一個童生想見就能見到的。若是弄巧成拙反倒麻煩。

    那麽,他隻能修正下他的計劃。

    得罪徐郎中,會有兩個方麵的後果。第一,徐郎中的族弟在宛平縣當縣令。李東陽李大佬是京城本地人,李家在京師樹大根深。會有大把的人想拿他的“人頭”去討好徐郎中、以及他背後的李家。誰知道麻煩什麽時候會找上門來?

    第二,他被本地士林排斥,科舉之路暫時斷絕。

    對於第一點,他現在需要散布京中頂級權貴長寧伯對他的賞識來衝抵輿論。捏死一個童生很簡單,但若這個童生得到長寧伯的賞識呢?他等會還要再去見見董朗,請他幫這個忙!董朗和青龍鎮中的士林有接觸。

    第二點,宛平縣的院試,曆年來都是在秋後,預計要等到八月中秋之後。十的時間,倒還等得起。

    “希望這幾別出什麽幺蛾子吧!”張昭歎口氣,準備返回事宜。

    他這次來青龍鎮,還是有些收獲。譬如:賣配方得到銀子,拿到長寧伯的名帖。但沒有完成主要任務!

    …

    …

    京城。

    那巍峨的紫禁城是整個明朝的政治中心。下午時分,金色的夕陽從金碧輝煌的宮殿屋簷角掠過。

    幽靜的清寧宮偏殿中,一名身穿藍色龍袍常服的中年男子正坐在鋪著涼墊的塌椅中,聽著長寧伯周彧話。他手邊放著一碗消暑的冷飲。數名太監在身側侍奉。

    他正是當今的子朱佑樘,年號弘治。時年三十一歲。

    明史:明有下,傳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稱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後世對這位皇帝的評價之高可見一般。而他確實是大明的中興令主!

    長寧伯周彧坐在下首的椅子上,手邊的高幾上同樣有一碗冷飲。他下午自京西趕回城裏進宮探望生病的太皇太後,正好遇到子帶著太子前來問安。

    太皇太後剛剛服藥睡下。子仁厚,留他敘話並賜下冷飲。他這會兒正努力的找著話題。當今子是他親外甥的兒子,但畢竟隔了兩輩。他現在在子麵前多坐一會,在外麵都是政治資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