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書院地處在青龍鎮西一裏外。相比於鎮中的繁華、熱鬧,鎮西數間與田野相鄰的四合院構築成的書院要安靜的多。

    因書院人手有限,門口沒設門衛。張昭熟門熟路的穿過前院、側門,繞過明倫堂(教室),到後院去找餘夫子。

    明朝不同於前朝,其基礎教育,大致有兩種。

    第一種,官辦社學。這是明太祖的遺澤。但隨著時間推移,社學的教學質量日益下降。基本隻能教出識字的學生。想要考中功名,那得賦好。

    第二種,私塾。這些私塾有大戶助學而成立,有大家族的族學對外招生,有致仕官員創辦,教授學童晚年娛情等。明理書院就是致仕的工部主事餘籍所創辦。

    雅致的院落門口,一名約十五六歲的書童正在門房裏打瞌睡。腳下掉落著一本《論語》。

    老吳帶著草帽,提著在鎮中采購來的兩條豬肉,這是少爺的束脩。積極主動的上前和書童交涉,“這位哥請了,我家少爺前來拜訪師長,還望通報一聲。”

    書童被吵醒,先是惱怒的瞪老吳一眼,“粗鄙。”目光再落在張昭身上,嗬嗬笑兩聲,很不友善的道:“這不是被勸退的張子尚嗎?一個月不見就成少爺了啊?你還來書院幹什麽?想求我家老爺重新收下你?”

    吳春時第一次給張昭當長隨“跑腿”就這樣失敗,鬱悶的往旁邊退一步。

    被惡語相向,張昭並不惱,拱手道:“秋哥兒,我想要求見餘夫子。煩請你幫我通報一聲。”著話,一封銀子落在秋哥兒手中。

    名叫“秋哥兒”的書童驚訝的張張嘴。感受到手中銀子的份量,臉上嘲諷的神情略顯不自然的轉變成熱情洋溢的笑容。如同變色龍一般。

    秋哥兒從椅中站起來,笑嗬嗬的道:“張哥,老爺去西山中訪友,這幾日都不在家。你改再來吧!”

    看這書童如同變臉般,吳春時心中一曬,他還為這種人生氣,真是不值得。難怪少爺要先賣配方再來書院。隻怕早就預料到。

    張昭則是微怔。他在來的路上心中預演了數種方案用於應變,卻沒想到會是這個結果。餘夫子竟然不在書院中!

    明理書院大約有三十多名書生就讀。各個的進度不同,大班授課。餘夫子平日裏一般都會在書院。

    “那餘夫子什麽時候回來?”

    秋哥兒透露道:“老爺去了有數日,按照慣例,差不多十日內就該下山返回。你要急著見老爺,派人每來書院候著唄。老爺回來我就讓他去通知你。”

    張昭謝過書童,和他聊了幾句,失望的離開明理書院。

    站在書院的土牆外,茂密的槐樹帶著初秋鄉村的泥土氣息。吳春時看看日頭,估了下時間,道:“少爺,現在去哪裏?要是回村裏得抓緊時間趕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