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停車場上有一個正準備載客的小麵包車。

    “行行行,你們別說了,走就走吧。”一個似乎是領頭的農民工提著包站了起來,其他的幾個農民工也都跟著把包收拾了一下,跟著其中一個中年婦女上了麵包車。看到麵包車開走,兩名中年婦女又回到售票廳外,瞄準了下一個目標。

    麵包車將幾位民工旅客拉到一家地下旅館,下到地下兩層,裏邊的房間非常的破,跟工地差不多。司機和旅館經理突然就把門關上,向這幾位旅客收取購買車票的錢,當時也沒有要押金和訂票費。但票買回來以後,卻要多掏100元錢,不是沒有訂票費嗎?這幫人就回答說,不是訂票費,是住宿費和車費。但幾位農民工就剛剛在這裏待了一會兒而已,就是車費也沒有這麽多錢。於是便壯起膽子和他們講理。不料他們火冒三丈,大罵起來,並且警告說不給錢誰也別想走出旅館,看到動粗而且車票又在他們手裏,這幾位民工旅客就忍氣吞聲的把錢給了他們。

    這些為“黑旅館”攬客的人以外地中年婦女居多,而開車的和在旅館接應的都是剽悍的年輕人,他們多以結伴回家的農民工為目標,他們大多以為自己人多勢眾而放鬆警惕,而到了別人的地盤上,也隻有挨宰的份兒了。更何況農民工文化層次不高,也不懂得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

    攬客者為“黑旅倌”招攬一個顧客一般會有5-10元的提成,如此“高收入”自然讓攬客者樂此不疲。當旅客被招攬者帶到旅店後發現條件惡劣時,即使想走也會被數人阻攔不得脫身,除非旅客自己交納那筆被店老板已經付出去的招攬費。

    有的旅館接站員用高標準的住宿條件或星級賓館的圖片向旅客推介不夠標準的旅館;有個別無證“黑店”則拋出“幹淨衛生、價格低廉”的誘餌,將旅客騙至店內住宿,繼而收取高於承諾的費用。

    出門在外,人生地不熟,當遇到過度殷勤的人向你介紹自己旅館的諸多好處時,一定要多個心眼想一想:為何會對一個陌生人如此熱情?最好是先盡量擺脫他們的糾纏,向有工作證件或身穿製服的人多多請教。你也可事先要預定旅館,可以通過正規旅行社訂,可以找當地朋友訂,也可以通過網上的旅遊服務信息網訂。但是也要多留個心眼,提防“野雞”網站,交了訂金,到時候卻被人放鴿子。

    選擇導遊,多個查看“導遊證”的心眼。

    導遊通過各種手段拿回扣甚至拿“黑錢”在業界早已成了“天經地義”的事了,而這當中受害的無疑就是無辜的遊客。那麽這些黑心“導遊”是怎樣來賺“黑錢”的呢?

    黃金周期間,孫先生和7名同事相約一起參加了太原市某旅行社組織的“北國風情哈爾濱、大連5日遊”。可在旅遊過程中,他們卻發現帶團導遊這一路將三千餘元的鈔票塞進了自己的腰包。

    據孫先生介紹,他們那個團一共18名遊客,到達哈爾濱的當天,他們在導遊的帶領下到太陽島遊玩。按照原來的計劃,到太陽島並沒有“虎園”景點參觀這一項,可是導遊在沒有征得他們同意的情況下,就將車開到了虎園,大夥一想,既然來了,就進去看看,於是將錢交給導遊買票。事後他們得知,導遊憑借導遊證可以優惠,可是她將這筆優惠的錢全揣進了自己的腰包。後來,她又帶大家去原計劃中沒有的“市內冰燈展”參觀,大家也都同意了。自然還是她來買門票。

    “其實我們自己去買團體票也能有優惠。”孫先生說,“她這樣做,顯然又可以將優惠的錢揣進自己的腰包。”

    據了解,一般旅行社給導遊的底薪很少,而這些導遊的實際收入卻並不低雖淡季收入僅千元左右,但旺季可達四五千元;遇上幾個好團隊,還要遠遠超出這個數。外界對此可能很不理解,而在導遊圈內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了。遊客購物導遊吃回扣一直是公開的秘密,通常情況下,旅遊景點給導遊的回扣是銷售價30%左右;但商家自己並沒有讓利,這筆錢早已轉嫁到遊客身上。

    而導遊所涉及的工作無外乎在吃、住、遊、玩、行、購和導等方麵,導遊賺錢的“道”,也主要圍繞這幾個方麵。在吃、住、行時,一般都由導遊事先安排好,固定在指定的地點食宿,而其中的折扣高得驚人。一個導遊說,他在帶領遊客就餐時,一桌供10人食用的飯菜至少要收遊客300元,而他僅用了130元就拿下了,其中的差價完全進入自己的腰包。在住宿方麵也存在差價的現象,一般一百三四十元的客房,他隻需要七八十元錢就可拿下。

    另外,帶遊客購物也是導遊賺錢的一大塊,如果你隻旅遊不購物,不在遊程指定的加價率較高的購物點內買商品,他們就會在時間上“整”你,如正常需兩個多小時才能遊覽完的景區,導遊用1個小時便將觀光解決了,然後將剩餘時間全部挪給旅遊購物。在車上,導遊還會盡可能地指點遊客購買什麽樣的特產,細數相關人文典故,指點遊客識別真偽的技巧,“看起來一切都是為遊客著想,不怕他不動心”。但實際上,遊客真在一些指定的購物點購物,在與常規購物場所的標價對比後,往往會大呼上當。

    遊客出門旅遊時一定要找正規旅行社和正規導遊,千萬不要貪圖便宜上了“黑導遊”的當。正規的導遊一定具有導遊證,並要持證上崗。目前,我國大部分旅遊城市導遊都更換了由國家旅遊局統一頒發的新版導遊證,為IC卡形式,證的正麵上方為中英文對照的“導遊證”三個字,下部寫有導遊的等級、編號、姓名、語種等項目,中間為持證人近期免冠2寸正麵照片。如果導遊欺騙、強迫旅遊者消費、誘導或是安排旅遊者參加黃賭毒活動等,可向旅遊主管部門舉報,該導遊將受到不予通過年審的懲罰。

    旅遊購物前,多個“理性消費”的心眼。

    按照通常的旅遊習慣,消費者在觀光的同時會買些當地的土特產或紀念品,回來饋贈親友或自己留念。但近來消費者在旅遊中因購物上當的投訴越來越多。

    國際名表的購物陷阱最為常見,此種情況一般是導遊事先與某商場串通好,將顧客帶至該商場購物,然後商場負責人以一級正貨,推廣期打折,價格全市最低,終身免費保修服務,十年內可憑發票及證書包換新表等服務來吸引旅遊者購買。

    李小姐在一個姓陳的導遊的帶領下來到某鍾表公司。接著,陳導向他們介紹了這家公司的總經理,也是瑞士知名表聖凱萊的總代理。導遊說該經理常年不在店裏,今天有幸可以看到他,還親自為他們講解,實在是他們的幸運。該經理自稱他旗下的這間公司在香港赫赫有名,並極力推薦購買一款名叫聖凱萊的手表,他強調這塊表在瑞士屬於一類表,浪琴也在其之下。如果購買這款表將來一定升值,還一本正經的拿出了一張文件,念出這款在中國內地的眾多城市均有銷售商。李小姐聽到上海、天津、鄭州等有它的維修點的時候,放下心來。

    該經理還稱,這款表絕對比大陸賣得便宜,甚至便宜幾千塊,還可以無條件退貨。並慷慨陳詞:“到我的店來,就要買名表,要想買3類4類的表,到其他店去,我丟不起這個人!”經不住誘惑,李小姐花了3952元購買一塊手表。

    回到家以後,李小姐打開網站發現各大網站並沒有關於所謂聖凱萊名表的一點信息!隨即查找關於聖凱萊在天津的代理商,結果得知根本沒有這個代理商,更別說專賣店了。李小姐有一個朋友是一家知名表店的老店員,向他谘詢後,他勸李小姐趕緊退掉,因為從沒有聽說過瑞士生產的這種名表。李小姐此時方知上當了。

    範先生一行三人參加北京市政府下屬的旅行社北京巴士散客團長城十三陵一日遊。在路上,導遊極力向他們介紹十三陵的一種蛇紋玉石,說是可以延年益壽,美容養顏等。隨即導遊把他們帶到某珠寶玉石有限公司玉石店。因聽信了導遊的宣傳,範先生購買了一隻標價650元的玉石手鐲,兩位同事也分別購買了480元的貓眼戒指一枚和280元的貔貅一隻。後經了解,該產品根本沒有當時說的那些功效,回家後在網上查看了很多蛇紋玉的相關資料和的評論,才知道,原來蛇紋玉是岫玉的一種,由於硬度低產量屬低檔玉料,常用作擺件玉雕和各種小掛件,也做些茶具、酒具、健身球、玉枕等生活類製品。

    出境遊的消費者購買貴重電器、金銀、珠寶首飾等一定要慎重。商家能退能換的承諾要想實現成本不菲。實在要買,也要冷靜對比價格,看準型號,購買後核查單據,索要發票。發票內容應寫清所購物品品質的詳細內容,如鑽石標注是天然還是人工合成,其成色、計量和退貨保證等,提貨時還要防止“掉包”。

    在“老鄉店”購物,多個識別購物陷阱的心眼。

    外出旅遊購物時,許多購物店會以老板是老鄉為由,給遊客打折吸引遊客購物,如2000多元的玉可以以200元左右價格賣出,這些商品以次充好,質量低劣。遊客以為200塊不算多少錢,騙也騙不到哪裏去。但是,標價2000塊,以200塊出售的玉器,真正的價值不超過20塊!

    一個導遊說,有一次自己帶團去大理,車剛到購物區,一些購物點的售貨員就會跟上來,發現這個團是廣東的,就和遊客說自己的老板也是廣東人,同是老鄉,可以用便宜的價格把玉器賣給遊客。有一次她就親眼看著一個店員以同是老鄉為由,讓一名遊客把一塊標價為2000元的玉以800元的價格買走。而實際上這塊玉根本就隻值個一兩百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