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溫弟何日至吉安?古來言凶德致敗者約有二端:曰長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囂訟,即多言也。曆現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敗家喪生。餘生乎頗病執拗,德之傲也;不甚多言,而筆下亦略近乎囂論。靜中默省愆尤,我之處處獲戾,其源不外此二者。溫弟性格略與我相似,而發言尤為尖刻。凡激之淩物,不必定以言語加人,有以神氣淩之者矣,有以麵色淩之者矣。溫弟之神氣稍有英發之姿,麵色間有蠻很之象,最易淩人。

——【清】曾國藩家書

白話

溫弟何日到吉安?古人兌凶德致敗的,大約有兩點:一是長傲,二是多言。丹朱的不肖,一是傲,二是氣勢盛好爭辯,也就是言多必失。曆代名公钜卿,大都因這兩點敗家喪身,我生平有執拗的毛病,性格上的傲氣,不很多言,而筆下也近於好訟。平靜時默默反省我的毛病,每一次受到懲罰,根源不外這兩點。溫弟與我略似,而說話尤其尖刻。凡屬傲氣欺淩物事,不必一定是言語傷人,有的是那股子傲氣欺人,有的是臉色難看而欺人。溫弟英氣勃發,臉色有時有蠻狠的表情,最容易淩人。

家訓史話

宋朝的鍾弱翁,是某一個地方的縣令,自認為自己的字寫得很好,所以特別喜歡貶低別人的字。鍾弱翁每到一地方,都喜歡貶低那裏榜額上的字畫,總是要把那些字畫消除掉,想一些新的東西,自己擬名為他們重新書寫,但是寫的實在不夠好,人們都飽受其害。他曾經路過廬陵的一個山中寺廟,那有一個很壯麗的高高閣樓。鍾弱翁和下人就一起過去站在下,看塔的榜文,榜文上寫著"定惠之閣",而旁邊的題字人的名字看不清楚,弱翁就肆意的說榜文的缺點,還叫一個寺僧拿來梯子取下榜文來看,可他擦拭後靠近仔細一看,卻發現是魯國顏真卿書寫的,弱翁就說:"像這樣的字畫,怎麽能不刻一個石碑?"就命令為字刻石碑,他手下的服侍的人把這當做一個笑柄。

古訓今鑒

曾國藩家書中說的“丹朱”是傳說中先古時代部落首領堯的兒子,氣勢淩人且不辨是非,所以堯傳位給舜。曾國藩告誡弟弟,為人處世,不可傲氣淩人,不可好為人師,與人爭辯。

溫和的態度才會讓交際順利,帶著俯視的態度,自然會招致不滿。如果能設身處地站到對方的角度去想一想,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就不會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