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海雖然泰然自若地沒有作聲,但他卻怦然心動地仔細打量項連霞:她體重大約有百斤吧;高挑兒的身材,可能在一米六以上;這烏黑油亮的齊耳短發、精美短簾兒似的留海兒,襯托著她白嫩臉上端正秀美的五官,顯得分外精神而漂亮;她開口總帶三分笑的清脆話語,動聽又親切,仿佛她天生就是個笑美人兒……

    一時專注的春海,迅疾緩過神兒來,不知為什麽,他卻浮想聯翩地突然用電視上的禮節用語,微微笑著說道:

    “幸會,幸會!”

    有心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蔭。唐代詩人白居易在他膾炙人口的《琵琶行》中有“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名句。春海和連霞這次的不期而遇,雖然隻有短短十幾鍾,寥寥幾句話,但是彼此卻都心照不宣地留下了良好而深刻的印象。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再說,本村農民管會之子管士友,也是春海在裝卸隊一起幹活的好朋友,彼此之間也常交往,而士友及其父母又都同連霞很熟,所以士友全家人就都認為:春海和連霞挺般配,應給他倆介紹對象。於是,士友就約他二人同去其家,士友父母主動當他倆的介紹人。而今唐朝李商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詩意,又在他倆身上得到了印證。因上次偶遇,印象甚好,故此次倆人再見,則心心相印,倍感親切,都有相見恨晚、求之不得之感,也都似有諸多肺腑之言,想向對方傾吐……

    在一般情況下,男人的品格才華和能力,最使女人敬佩;而女人的賢惠、俊秀和溫柔,則最令男人傾心——在春海和連霞的眼裏和心中,他倆對彼此的看法正是這樣。所以,倆人決定交朋友、常來往、增進了解、加深感情。

    此後,連霞有意的通過親戚、朋友、同學等多方麵了解春海,大家都口碑載道地說他聰明、能幹、尊老、愛幼,說他母親和哥兒們兄弟也都勤快、厚道、人緣兒特好;春海也很慎重,他通過了解,知道他父親是心靈手巧的園田技術員,她4個哥哥也都規規矩矩、老實巴交地幹活,她在父兄們的倍加關愛中,無憂無慮地健康成長,長成了如今這蕙心紈質的輕盈體態和白嫩皮膚的姣美姿容。在各自悄悄深入了解對方的同時,倆人常在半路或春海家見麵,簡短交談,互相看法越來越好,彼此都漸漸萌生了“誰也離不開誰”的潛在的純真愛情……

    在當時雙街村民們看來,劉春海和項連霞,是全村男女青年中的一對佼佼者。要是能結婚,那可真是最美滿的“天作之合”。然而,當連霞的父兄們聞訊後,出於對她真心的關愛,怕她嫁到那個人多的窮家之後受苦,所以都不同意。春海很快知道了她家人的態度。慮事縝密的他忖量:

    “我倆互相的看法盡管都很好,可我的家境窮困,也是實情,她全家人因此而反對,當然可以理解。關鍵的問題是,在這家庭壓力麵前,連霞有可能為難、猶豫,甚至產生動搖……”

    春海下班後,在母親串門、家裏沒人時,他約連霞來家見麵。過去每次相見,說話的時間都較短、內容也較淺,主要是說些日常生活和對彼此好的看法等表麵的話題。這次見麵,因春海事先聽到了她家的反對意見,所以他特別重視和認真,決定把事兒說開,表明自己的態度,讓連霞自己拿出源自真心的主意。連霞如約到來坐定後,向來是抒真情、說實話的春海講:

    “連霞,說句掏心窩子的話,我確實非常喜歡你,隻要能和你在一起,我就是再苦再累也感到幸福!但是,我現在要向你講清楚:我家的確是人口多、收入少、負擔重,生活比較困難,你要是跟我結婚,這幾年可享不了福呀!至於以後嘛,情況肯定會變好!但現在我不想講空話。對這事關人生幸福的重大抉擇,請你自己拿主意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