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人生須三情:

    愛情親情與友情——

    三情支撐力無限,

    事業方可大成功!

    春海有幸娶連霞,

    贏得街坊讚語聲:

    “賢妻良母好兒媳,

    家更和睦萬事興!”

    早在300多年前,轟動世界的英國戲劇大師兼詩人莎士比亞就說:

    “愛情是生命的火花,友誼的升華,心靈的吻合。如果人類的感情能區分等級,那麽,愛情應該屬於最高的一級。”

    1986年6月初,正值草綠花鮮、姹紫嫣紅的美好宜人季節。也就在此時,一個天生麗質、芳齡19的窈窕淑女,嫋嫋婷婷地走進了年方22歲、正在幹裝卸、雄姿英發的俊朗青年劉春海的感情生活之中。從此之後,她以整個的身心和濃情給了俠肝義膽、聰慧求進的劉春海,無限的關愛、激發和力量。在婚後漫長的歲月裏,這對恩愛伉儷,相敬如賓、相濡以沫、共鑄溫馨、共譜浩歌,從而贏得了世人一致的口碑。她,就是本村姑娘項連霞。

    1966年出生於世代農家的項連霞,母親因病早逝,有四個哥哥,她最小。父兄們對她自然是疼愛有加;她呢,性情爽朗、愛說愛笑、動作輕盈,又善良溫柔,很是討人喜歡。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她初中畢業後,就在第一生產隊幹活,但活並不累,加之她家境相對較好,自己又很愛美,所以,她出落得胖瘦適中、亭亭玉立,肌膚細嫩的瓜籽兒臉,白中透紅,真像村邊池塘裏的一枝出水芙蓉——是名副其實的村中美女!

    春海同連霞雖然都是雙街村人,但春海屬四隊,連霞屬一隊,既不在一塊兒幹活,又不住在一起,倆人上學也不在同一個年級,況且,在那時的農村,男女之間,本來界限就極其嚴格,所以,他倆根本就不熟。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有一定的條件。一對青年人從相識、相交到初戀,乃至結婚,當然也不例外。在傳統習俗較重的農村,那個“條件”就是牽線搭橋者——介紹人。

    劉春海和也在裝卸隊幹活的本村老農鮑廣遠之子鮑景鵬是好友,下班後,倆人經常相互串門兒;而鮑景鵬之妹鮑景雅,與項連霞則是同齡的同班同學,她倆是互傾心曲的密友,也經常相互串門兒。有一天,春海到景鵬家屋裏剛剛坐下,就聽見院裏有人同景雅說話,緊接著傳來一串,有如搖動銅鈴般的“咯兒、咯兒、咯兒”的歡笑聲,春海頓感驚喜,心想:

    “這是誰和景雅說話呀?話音如此動聽,笑聲這般甜美!”

    說時遲,那時快,沒容春海細想,景雅就伴著一個妙齡姑娘,走路輕盈得宛若一陣風兒似的飄進屋來。這意外的邂逅,使春海出於禮貌地站起身來。心直口快的景雅隨口說:

    “您來了,春海哥!”她不經意地向那位姑娘介紹說,“這是我哥哥在鎮裝卸隊的同事,劉春海三哥——他可能幹啦,性格謙和,人品也好,常來我家”。

    那姑娘自然地綻放出純真的笑容,大大方方地坦然輕語:

    “哦,聽說過。”

    伶俐的景雅又向春海笑嘻嘻地介紹:

    “這是我的同班好友項連霞!不僅功課挺好,率真開朗,而且文體有特長,長得也漂亮——你看多靚麗啊!”

    連霞輕輕推了景雅一下,嗔怪地說:

    “你多嘴多舌地跟人家說這個幹嗎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