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多養一些,把雞蛋賣了,不也是一筆家庭收入麽!”

    他和母親一商量,母親當即欣然同意,輕輕拍著春海瘦削的肩膀,喜氣盈盈地說:

    “好哇,小子!我兒這麽小就會給媽媽出掙錢的道兒啦——看來咱這好日子有希望啊!”

    孝敬的春海,一見母親這麽高興,馬上轉過身兒,輕輕攥住她那瘦骨嶙峋的雙手,仰頭望著她飽含滄桑的慈祥臉龐,脆聲親昵地說:

    “媽呀,您就好好活著吧,咱很快就會苦盡甘來——過不了多久,我就一定要讓您過上不愁吃、穿、花,也不用您幹活兒的舒心日子!”

    緊接著,機靈可愛的小春海又依偎在母親胸前柔聲地說:

    “媽、媽,我告訴您:以後我還要讓您住上新樓房,出門就坐小汽車哩!”

    一聽這話,性情爽快的母親,嘿、嘿、嘿地笑出了聲兒,她用兩手捧著春海這紅撲撲兒小臉兒,分外愛撫地說:

    “好,好!我這小海還真有誌氣——媽就盼著這一天哪!”

    娘倆說了算,定了幹:決定飼養200隻母雞雛兒。但當春海把打算跟家人和親戚朋友一說,有人卻勸阻道:

    “養雞多了,投資大、防疫難、有風險,俗話說得好:‘家趁萬貫,帶毛兒的不算。’說明搞養殖不保險,賺這個錢可不容易!所以,還是細水常流地養點穩當,隻要足夠自家吃雞蛋就行了,何必多花錢、費大力、又冒風險呀!”

    還有人揶揄:

    “窮就窮唄,認命吧!瞎折騰那些沒根的玩藝兒幹嗎呀——要是搞不好賠了,看你還逞能!”

    春海放學一回家,媽就把這些話都跟他學說了。年方十三歲即頗有主見的春海,聽了這些勸阻的話語後,絲毫不為所動,他心堅意決地講:

    “我說媽呀,無論做什麽事,隻要看準了、想好了,認為應該幹、可以幹,那就要堅決去幹,幹就幹成功——世上沒有上不去的山峰,隻要咱全家人堅持不懈地奮力攀登,就一定能到達無限風光的峰頂!他們那樣說,雖然並無惡意,但是都沒仔細想過,更沒打算自己要幹;可咱娘倆就不同啦,咱是經過設身處地商量過的,也做好了籌措本金、克服困難和對付失敗的準備——所以說,咱不怕困難和風險,還是應該照咱倆的原計劃去幹!媽,您說是不?”

    媽媽聽了這些有理有據有如大人說的一番話,頓感一陣驚喜——她心怡神悅地感到:最了解媽媽心意的小春海,真的是長大了、成熟了!於是她笑容可掬地一把拉過春海說:

    “我的好兒子,你說得太對啦!明天正好是周日,你不上學,咱倆一塊買小雞去吧!”

    天真爛漫的小春海,應答得像敲小鼓一樣脆響:

    “太好啦、太好啦,媽媽!現在我就去完成老師留的作業!”

    就在這年的五月初旬,春海家購進了200隻絨球般柔美可愛、不停地嘰兒嘰兒輕叫、歡蹦亂跳的小雛雞兒,就在人住的屋裏喂養。

    母親雖然患有哮喘、身體孱弱,但她仍伺候全家人的吃、穿而日夜操勞,總是幹在前,吃在後,就連一口好吃的東西,都舍不得往自己的額嘴裏擱——這種隻顧全部付出而不要絲毫回報的無與倫比的金貴親情,早已使春海深切地感到,並在他幼小的心靈中,如雕似刻地永世銘記著。如今,對這新添的200隻晝夜相伴的小雞兒,母親照樣是不辭勞苦地精心喂養。她常對家人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