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也報刊需要量很大的一種文體,字數不多,但寫得好也能拿到很可觀的稿費。一般來說,一篇時評30—100元,但可以一稿多投,這樣,一篇時評就可以拿到幾百甚至上千元了。

    時評一共三講,兩講理論,一講創作實踐。今天我們進行第一講:時評創作技法(上)。

    第一講:時評創作技法(上)

    時評也是目前報紙上非常熱門的一種文體,它以極強的時效性和可讀性吸引讀者。許多報紙都辟有時評專欄,就目前看,時評這種文體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不少大學生和寫作愛好者,都以時評為起點,開始了自由撰稿人之路。

    一、時評的定義

    時評,就是“時事評論”的簡稱。時評這類文體,最早見於戊戌變法後創辦的《清義報》和《新民叢報》上的“國聞短評”欄目。之後,《時報》加以發展,並首次以“時評”作為這類文體的欄目名。時評文字簡練,往往與新聞相配合,為當時新聞界所關注。辛亥革命前後,各報紛起仿效,曾風行一時。現在,又是時評這種文體的一個盛行期,許多報刊都紛紛開辟時評欄目,為時評創作提供了廣闊的發表空間。

    二、時評的結構

    因為時評是“時事評論”的簡稱,所以它的結構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時事,第二部分是評論。時事就是新聞,評論就是由新聞而引發的議論。一般情況下,時評新聞部分都是將報刊或網上的新聞援引下來,一字不動地擺在文章的開頭,接下來便闡發議論。有的時候因為新聞太長,作者也可將新聞簡要概括,然後再進行評論。為了讓大家對時評的結構了解的更加透徹,請看一下我發表的時評《樹木須先樹人》(《德育報》2005年2月21日)

    樹木須先樹人

    據《每日新報》報道:兩名五年級的男生因為無聊,竟比賽剝居民樓前的樹皮,種下一年的十多棵小樹眨眼間被他們剝得溜光,記者問他們知不知道小樹剝了樹皮會死,兩名男童搖頭不知。針對這件事,記者對一些小學生進行了隨機采訪。記者問小樹靠什麽輸送營養,結果有65%的人說不知道,12%的人答得不正確,隻有23%的人答對了。

    植樹節剛剛過去,看了這條消息,不免有些心酸,居然有那麽多孩子不知道小樹是靠樹皮輸送營養維持生命的。孩子貪玩,如果孩子們都像消息中說的那樣搞剝樹皮比賽,植樹節不就形同虛設了嗎?

    樹木須先樹人,我們種了樹,不教育孩子怎樣保護樹木,不教給孩子樹木生長的知識怎麽能行呢?孩子不懂得樹木生長的知識,自然不知道怎樣保護樹木。

    現在的一些孩子,不光是不懂得樹木生長知識,有很多課外知識他們都不懂。特別是社區裏的一些孩子,課外知識更是貧乏。我曾去過一些社區小學,也問過孩子一些問題,結果,有的孩子居然說麻雀有四條腿,青蛙生著翅膀。

    社區裏的孩子除了上學,就是待在家裏,學校隻注意傳授孩子課本知識,不教孩子課外知識,家長又大多忙著上班,沒有時間教育孩子,孩子的課外知識也就越來越貧乏了。要知識,孩子缺乏課外知識和一些簡單的生活常識是非常危險的。

    今年春節期間,山西省交城縣就發生這樣一件事情。幾個孩子在街上放鞭炮,一個孩子不小心把衣服引燃了,有一個孩子從家裏拿出一瓶酒來救火,他不知道酒也會燃燒,結果把那個孩子燒成了重傷。

    孩子課外知識貧乏,應該引起學校和家長的注意,在加強文化教育的同時,也要對孩子進行生活知識、生理知識和自然常識的教育。孩子課外知識豐富,會更加健康地成長。

    《河北電視台》有個節目叫“淘學小玩童”,專門鼓勵孩子們學習課外知識,收視率很高,參加節目的孩子們語言表達能力很強,思維反應很快,學習成績也很好。這說明,多學一些課外知識,不但不會影響孩子學習,反而會刺激孩子的求知欲,使孩子得到全麵發展。

    孩子是未來,孩子是希望,多讓孩子掌握一些課外知識,對孩子,對社會都是有益的。我們希望明年植樹過後,不會再看到文章開頭那樣的消息,讓小樹和孩子全都茁壯成長。

    社會需要聰明懂事的孩子,不要滿腦子知識的傻瓜。

    文章開頭第一段,援引了《每日新報》的一條新聞,接下來便針對這篇新聞,對小學生剝樹皮比賽這件事進行議論,提出課外知識和書本知識同等重要這樣一個論點,建議學校和家長多讓孩子學一些課外知識,“社會需要聰明懂事的孩子,不要滿腦子知識的傻瓜”。

    三、時評的分類

    時評是時事評論的簡稱,也就是說,時評是評論時事的。評論時事,也分許多種類。從新聞的種類上分,可分為國內時評和國際時評。國內時評主要評論國內新聞,國際時評主要評論國際新聞。從文章篇幅的長短上說,又有短評和微型評論之說。短評是一咱針對性較強的小型評論,它常就現實生活中的一個事例、一個問題、一種思想進行評論,講清一個道理,具有內容單一、短小精悍、尖銳潑辣、迅速及時、言簡意明等特點。微型評論篇幅更小,最多一、二百字,有的甚至一兩句話,稱為“一句話評論”。一般開門見山,直接觸及問題敏感點。命題小,論述簡潔,有的甚至省略掉論據或論證過程。短評和微型評論一般出現在報刊的集束評論中,報刊給出一個新聞背景,然後大家根據這個新聞背景闡發自己的觀點。

    我們講的時評,不是短評,也不是微型評論,而是篇幅在600—1200字之間的論述式文章。這也是目前時評文體的主流,大多報刊需要的都是這樣的時評。這樣的時評大體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讚譽型。讚譽型時評的新聞主體應該是經驗性的,或者是某地發生的好人好事,以這樣的新聞主體為由頭,以讚譽的態度對新聞中的人物、事件進行評說,以更高的視角對人物、事件的社會影響力進行剖析,從而讓人們積極向上,弘揚一種精神。我的時評《學會吃苦》(《中國醫藥報》2005年5月8日)就是這一類型。

    學會吃苦

    據《每日新報》報道:“20元現金,30元電話費,一個‘求助錦囊’;不許向親戚朋友求助,不允許私帶現金或食物,全憑智慧和勞動在武漢生存7天——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社會,認識自己,河南漯河職業技術學院組織了一次‘大學生就業生存挑戰’,從全校數百名報名者中挑選出20名學生,其中包括6名女生,經過培訓和精心計劃,於上個禮拜在湖北武漢舉行。‘生存挑戰’從3月22日到3月28日,整整7天,20名學生無一人違規,無一人中途放棄,無一人使用‘求助錦囊’,全部以超強的適應能力堅持下來,並最終找到工作。其中3人身兼兩職,有4人跳槽;除2人因試用期打工沒有工資外,其餘18人都獲得了從十幾元到一百多元不等的報酬。7天裏,他們之中的一半都曾露宿過街頭,多數人步行數百裏走爛了鞋襪;7天的時間,叫他們感受到‘生存’的殘酷,也體會到勞動的樂趣和百折不撓堅持到底的成功和喜悅。……”

    看了這則報道,不禁為“大學生就業生存挑戰”的創意者——河南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喝彩。他們給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吃苦課”,這堂課上得好,上得及時!

    有道是,不嚐苦中苦,哪知甜上甜?吃苦耐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現在,好多上世紀80年代以後出生的人卻不知道什麽叫“苦”。“三年自然災害”、“瓜菜代”、“啃樹皮”、“吃棒子骨頭麵窩頭”,這些上點年紀的人受過的苦,他們隻是聽說,卻不知道是什麽滋味。他們生下來就趕上了改革開放,從記事起就吃雞鴨魚肉,穿花花綠綠。他們過的日子對吃過“瓜菜代”的老人來說,簡直就是天堂,可他們卻一點都不覺得好在哪裏。他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沒錢找家裏要,從不考慮衣從何來?飯從何來?錢從何來?更有甚者,一些中學生、大學生在學校搞攀比,穿衣服講名牌,挎手機講高檔,同學聚會講排場,花錢如流水,根本不管家長是不是吃得消。還有些學生在家裏這個不吃,那個不穿,毛病多得很,假如讓他們來個“生存挑戰”,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挺過來。

    人類是在不斷地抗戰中得到進化的,從猿到人,從原始人到現代人,我們的祖先不知要吃多少苦,我們是從苦難中走出來的,我們是在苦難中認識的自己,創造的社會。漯河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學生就業生存挑戰”就是讓大學生們學會吃苦,體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意,他們現在懂得了吃苦,將來步入社會會知道堅強。

    現在的家庭大多隻有一個孩子,家長都不願意讓孩子吃苦,也不忍心讓孩子吃苦。這樣不是關心孩子,而是害了孩子。家長應該讓孩子鍛煉吃苦,學校也應該給孩子提供學會吃苦的空間,定期舉辦類似漯河職業技術學院這樣的活動,讓吃苦成為學生的一門功課,這樣做,於學生有益,於社會有益。

    這篇文章的開頭引用《每日新報》的一條消息,然後對消息中提到的事件大加讚賞,深入剖析,鼓勵學生學會吃苦,自強自立。

    2、駁論型。駁論型時評,是對新聞事件進行反駁、抨擊,從而使人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樣的時評,其新聞主體中的人物、事件大多具有爭議性,暴露出的問題也是令人深思的。我的時評《保險公司不保險》(《重慶日報》2004年8月10日)就是這種類型。

    保險公司不“保險”

    據重慶晚報報道, 繼太平洋人壽“康怡一生”醫療健康險全身而退之後,新華人壽保險公司“健寧還本終身重大疾病保險”也悄然退出重慶保險市場。對此,各保險公司解釋說,重大疾病發病率越來越高,長此以往,壽險公司肯定要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調查顯示,目前人們對健康保險的預期需求高達77%,在人身險各類業務中高居首位,終身健康險的銷售非常看好。人們這麽渴望終身健康保險,保險公司卻因為重大疾病發病率提高而終止了這項業務,保險公司這麽做,哪裏是在“保險”,簡直就是“躲險”!

    發現“危險”就躲,見了“便宜”就上,這就是保險公司的一貫做法。他們的出發點不是為投保人“保險”,而是如何賺投保人的錢。隻要能賺到錢,他們會使出各種招術,有的把保險合同寫得雲山霧罩,讓投保人暈暈呼呼上套,有的招募大批“巧嘴八哥”上門推銷保險,把保險業搞得烏煙瘴氣。對於賺錢的險種,保險公司舍得下本,有些險種賣出一份,他們就給幾百元的提成,而那些不賺錢的險種,投保人就是找上門來,他們都置之不理。北京有一個大貨車的車主給大貨車和司機及第三者上保險時,某保險公司一再推脫拒絕,而車輛、司機和第三者保險是交管部門規定必須要上的,可那家保險公司卻不聽那套,最終還是沒給那輛大貨上保險。保險公司的理由是,現在大貨車出事太多,接了險會賠本兒,結果,那輛大貨車還真出了事,車主蒙受了巨大損失。

    保險公司,是社會保障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職責是社會保障,為社會提供各種“保險”,絕不是為了賺錢而賺錢。保險公司不為社會承擔“保險”責任,還要保險公司何用?

    從保險業的性質看,保險公司是不會賠錢的。因為“保險”隻是防患於未然,人們投保是為了出事之後有所依靠,絕不是盼著自己出事。人們投保後,“出事”的或然率並不是很高,像家庭財產保險、意外傷害保險、機動車司機及第三者人身保險等一些險種都應該賺錢。當然,也不排除一些不賺錢的險種,像終身健康保險。但終身健康保險是人們迫切需要的,保險公司應該“以賺養賠”,承擔起社會“保險”的責任,絕不能隻認賺,不認賠,把賠錢的保險統統取消。那樣,豈不違背了保險業務中的“風險共擔”原則?把“風險”留給投保人,把“保險”留給自己,這叫什麽保險公司?這樣的保險公司在保誰的“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