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家思想占有重要地位。道家認為,道是世界萬物的本源,而所謂道,最根本的規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為本,那麽對待事物就應該順其自然。為了順其自然,道家主張無為而治的管理思想,讓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發展,使其處於符合道的自然狀態,不對它橫加幹涉,不以有為去影響事物的自然進程。道家認為“無為”是一種效率最大化的管理方法。

    老子這裏的“無為”不是指“不為”,而是“無為而無不為”,它是反對違背自然規律的勉強作為,而要求以順應自然的方式去作為。“無為”是“為”的一種高明的手段和方式,《道德經》有雲:“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意思就是安寧無事,就能取天下,相反,若天下不得安寧,就會失去天下。

    “無為而治”對於企業的管理者,也富含深意,如果企業家領悟了“無為而治”的管理本意,並開始用“無為”的管理哲學來治理公司,那麽這個公司的運營效率是最高的,用於公司治理的時間和成本都會大大降低。因為無為的管理思想,其本意就是要求管理者抓住事物的發展規律,用符合事物規律的方法來治理企業,要減少不合規律的多餘作為,以最少投入來實現企業的最大產出,要突出高效率。

    道家認為,一個企業能夠在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社會中屹立不倒,最重要的是這個企業的管理者是否擁有符合天地規律的道德情懷,企業家管理企業、經營公司是否符合“天地精神”“自然之道”。這裏的“天地精神”是指這個企業家是否具有“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的情操,如果企業家具備了這個思想境界,才會有達到“為無為,則無不治”的目標的可能。

    “無為而治”是管理者對待功名利祿的一種態度。道家提倡:“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老子在《道德經》中闡述: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是因為有醜惡的存在,知道善之所以為善,是因為有不善的存在。有和無相互對照生成,難和易相互比較促成,長與短、高與下的關係也是如此。回音隻有和著發聲才能和諧共鳴,前後相對隨順,這都是恒常的規律。正因為如此,如果企業家能用一種淡泊名利的無為的心態來處理世事,用大愛無言的行為來身體力行,下麵的員工就會自動自發地被企業家所感化,而自覺地去遵守企業的各種規章製度,企業家不必要把大量時間用於每天強調管理,每天忙於開會、定製度這些影響效率的事務上,企業效率就會極大提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