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連陰雨,蘋果公司剛剛在個人電腦節上承受了不被認可的打擊,原來的主顧彼特商店也不再向蘋果公司訂貨了。與此同時,其他競爭對手卻在迅速地發展,在這種不進則退的巨大壓力下,高傲的喬布斯終於開始靜下心、低下頭尋找蘋果電腦的缺陷,這時他想起了彼特商店的老板保羅·特雷爾的忠告:個人電腦應該以整套設備的形式呈現給消費者,而不是那種沒有鍵盤和電源,簡陋粗糙,僅裝有電子主板的盒子。

    首先,蘋果公司應該了解消費者究竟需要的是什麽,從消費者的煩惱中發現商機,然後才能提供最優質的解決方案,生產出真正便利於顧客的產品並獲取最大利潤。然而,包括蘋果I在內的大多數第一代個人電腦,基本上都是針對電腦愛好者而設計的,從根本上忽略了基數巨大的普通消費者。事實上,對於大部分的普通用戶來講,他們都麵臨著這樣的煩惱:因為弄不懂電腦原理而會感到自己和電腦之間有一道越不過去的鴻溝,更不用說利用電腦來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那麽怎樣才能使個人電腦從業餘愛好者的“玩具”蛻變成普通大眾的日常消費品呢?思路逐漸清晰的喬布斯終於決定了下一代蘋果電腦的設計方向,那將會是一台擁有美觀外殼和內置鍵盤的,整合了其他關鍵元素的,從電源、軟件到顯示器完美結合的一體機,這正是後來蘋果II的雛形。“我的想法是製造第一台整合了所有部件的電腦”,喬布斯回憶道,“我們的目標客戶不再是那些少數喜歡自己組裝電腦,知道如何購買變壓器和鍵盤的電腦發燒友,而是那些希望電腦拿到手就可以運行的普通顧客,他們的數量是業餘愛好者的1000倍。”在當時,喬布斯的這種想法無疑是超前的,甚至可以說是洞悉了一個時代後作出的結論,但是真正的實現他的這種設想卻不是那麽容易的,天時、地利、人和,成功的各種要素缺一不可。

    塞翁失馬,安知非福。雖說蘋果公司在個人電腦節上遭受了眾多白眼,但是事實卻告訴我們福禍總是相伴而生的。1976年勞動節的周末,遭受到打擊極度羞愧的沃茲為了避免出席展銷會曾躲在酒店裏搞研究,不料卻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完善了新一代的樣機,也就是後來名聲大振的蘋果II。

    毋庸置疑,在電子計算機的設計方麵,沃茲是個真正的天才,他的腦袋裏總會冒出各種奇思妙想,而且,他能夠把這些想法付諸實踐,通常情況下這些看上去匪夷所思的設想總會取得令人喜出望外的成果。例如,他偶爾靈機一動,想要看看機器芯片是否可以運行出美麗的色彩。他試著將蘋果II連接在投影儀上,思考了一會,然後在鍵盤上一陣敲擊,之後,彩色的線條和螺旋圖案就在屏幕上出現了,且運行十分完美。對沃茲來說,這也許僅是一時興起的娛樂活動,他意識不到這項技術在投入市場後意味著什麽,這壓根就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不過沒有關係,因為喬布斯會告訴他,這是一個多麽了不起的創新啊。而沃茲在發明創新這方麵的潛力卻好像是無限的,不久之後,他又將彩色信號傳輸到顯示器裏,因為這樣就可以提供充分的擴展插槽空間了。但很顯然,利用擴展插槽,可以使得用戶通過插卡來增加機器的功能。這個極其精妙的創新,並不是隨便什麽人都可以想到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計算機的實用價值,甚至會為許多電腦公司節約大量的資金。果不其然,在繼蘋果II成功研發後,擴展插槽和插卡在計算機中的應用,給了各大電腦公司和計算機研發機構極大的啟發,他們紛紛效仿,開發出不少類似的新產品。

    研發並生產一體機,這在當時是個非常明智的決定。但是想要生產出完美的蘋果II,隻憑借沃茲傑出的計算機電路設計能力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把蘋果II打造為一台完整的多功能消費產品,還需要其他部件的精巧配合,這就需要喬布斯來大施拳腳了。

    首要的任務是賦予蘋果II一個漂亮的外殼,在這上麵喬布斯可謂是殫精竭慮。他先是請蘋果公司之前的合夥人羅恩·韋恩設計了一個箱子。在考慮到蘋果公司拮據的經濟狀況後,羅恩·韋恩設計了一款在普通的五金店裏就可以買到的廉價的箱子,而且不需要特殊工具精細加工。但是喬布斯並不滿意,他需要的是簡單而又精致的設計,是那種可以讓蘋果電腦從其他牌子電腦的既笨重又粗糙的灰色金屬箱中脫穎而出的設計。他苦思不得其果,直到有一次在一家電器商場閑逛時,偶爾看到了廚藝公司的食品加工器,靈感突然而至。這款食品加工器有一個非常精致的塑料外殼,線條平滑柔美,還帶著一些漂亮的印花,而這正是喬布斯苦苦追尋的蘋果II的外觀標準。他興奮地跳了起來,並馬上回去請人將它製造出來,那是一個發泡成型的、簡約美觀的塑料箱,看上去十分友好。

    一個食品加工器引發了喬布斯的創意靈感,後來蘋果II也正是以其簡約大方的機箱設計而飽受追捧。正如打字機的發明,其靈感來源於鋼琴鍵盤,創新者又從鋼琴的鍵盤中汲取靈感,經過數次改進,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廣泛使用的電腦鍵盤一樣,跨界整合總是會產生一些神奇的效果。喬布斯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跨界者,他總是善於將散落在他腦海中的那些像珍珠般的靈感串起來,即便是那些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想法和概念,他也能將它們巧妙地聯係起來,最後創造出神奇的東西來。上述的蘋果II的機箱設計就是一例。無獨有偶,2006年,喬布斯又從日本人生產的電飯煲上得到啟發,發明了一種磁鐵裝置。通過這種裝置,可以輕鬆地將電腦和電源線分離,避免了用戶絆到電源線時將電腦摔壞的倒黴事件的發生,同樣,這一設計業也得到了電腦市場的熱烈歡迎。關於跨界創新,喬布斯曾有這樣一段經典的論述:“一個人能否產生創意,取決於他能否將不同的事物聯係起來,如果去問那些富有創意的人他們是如何辦到的,那麽,他們將會覺得無法回答,因為他們並未有意識地去做這些事情。他們想了想自己所經曆過的事情,然後把它們聯係在一起,並綜合在一起,然後一個新的事物就被創造出來了。他們能夠不斷地創新,是因為他們擁有比別人更加豐富的人生經曆,或者他們比別人更清楚的思考過自己的人生經曆。對人類的經曆的理解程度越高,創新的能力就會越強。不幸的是,在我們這個行業,大多數人都缺乏這樣豐富的經曆。因此,他們沒有可用於整合的資源,而隻能提出一些現成的解決方案。”

    在順利解決了蘋果II的機箱問題後,喬布斯又馬不停蹄地開始著手處理計算機的電源問題了。對於沃茲這種數字“極客”來說,把時間花在電源這種不怎麽起眼的,沒什麽技術含量的東西上,簡直是一種可恥的浪費生命的行為。而與之相反,喬布斯是一個極端的完美主義者,他認為在計算機的配置中,電源是一個關鍵部件,不應該被忽視。計算機中的大部分熱量都是由電源產生的,為了有效散熱,一般計算機都安裝有風扇,但是這些計算機在工作時,它們的散熱風扇會產生大量的噪音。對於喬布斯這個虔誠的禪宗信徒來說,這是最不可忍受的事,因為噪音會使他心神不寧,以至於無法集中注意力冥想。他又站在消費者的角度進行了換位思考,直覺告訴他,電腦用戶們想要購買的產品絕對不會是那種不停地發出令人煩躁的嗡嗡聲的計算機。事實上,喬布斯真正想要生產的,也是他整個職業生涯都在追求的,就是在不使用風扇的情況下給計算機供電。當時,這種想法是相當激進的,許多人都認為是天方夜譚,但喬布斯對他人的看法卻不以為然,他堅定地朝這一目標積極努力著。在他眾多的人生信條中,有一條及早行動的原則:當你心中產生了一個令人驚歎的想法後,就應該及早將之付諸行動。因為隻有在行動中,你才能驗證這個想法的可行度,才會知道什麽樣的產品才更符合市場的口味。那種隻會一味的思前顧後,患得患失,或者總是在向人們炫耀華麗而空洞的想法,卻沒有任何實際行動的行為,才是在真正浪費生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