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昌

    作者簡介:劉永昌,男,(1971年—)陝西教育學院教師。

    2006年,在舉國上下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弘揚長征精神的同時,人們沒有忘記,在革命最為危急關頭,為中共中央、中央紅軍及各路紅軍長征提供落腳點和北上抗日出發點做出了重要貢獻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國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劉誌丹將軍離開我們也整整70周年了。

    劉誌丹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與西北革命實踐相結合,他與謝子長等領導建立的西北革命根據地,成為土地革命時期在全國唯一保存完好並迅速擴展壯大的革命根據地,為將中國的革命大本營奠基西北和北上抗日,奠定了堅實基礎。劉誌丹將軍犧牲時年僅33歲,但他較短的革命生涯卻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勳,毛澤東稱他為“民族英雄、群眾領袖”。他忠於黨、忠於革命、熱愛人民的高貴品質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尤其是他對革命的犧牲精神,永遠激勵著一代代青年。

    劉誌丹將軍豐功偉績早已載入史冊,我們從陝北民歌這個角度更能翔實而形象地展現將軍的偉大一生和高貴品格。

    歌頌、懷念劉誌丹鬧革命的陝北民歌有百餘首,現就其要者,按內容從五個方麵分述於下,讓我們走近劉誌丹將軍,緬懷英雄,紀念英雄。

    一、全麵歌頌將軍豐功偉績

    劉誌丹

    正月裏是新年,

    陝北出了個劉誌丹,

    劉誌丹(來)是清官,

    他帶上隊伍上呀橫山,

    一心要共產。

    ……

    十二月,立了春,

    劉誌丹抗日去征東,

    三交縣裏打衝鋒,

    為革命犧牲留美名,

    千秋永傳頌。

    《劉誌丹》也稱《劉誌丹頌》。據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頌歌劉誌丹》一書統計,《劉誌丹》共五個版本,每個版本都由不同的歌詞組成,主要是小調形式。這首歌在陝甘兩地乃至全國得到廣泛流傳,後來又增加了多段歌詞,內容也延伸了,流傳更廣了,成為當時最為典型的革命民歌之一,久唱不衰。2003年,劉誌丹將軍百年誕辰紀念,西安音樂學院陳代霖教授又將其中的一個版本創編為男女聲領唱的合唱曲《劉誌丹》,賦予這首歌以新的藝術生命力。她們都“從不同角度熱情頌揚劉誌丹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和西北紅軍的革命功勳。音樂開闊、嘹亮、高昂而熱情,旋律大起大落,句幅先緊後寬,氣勢壯闊,恰切地表現了歌詞的內容,深受陝北人民喜愛,流傳全國。”可以說,這首民歌成為歌頌劉誌丹的一部音樂“史詩”。

    二、完整、詳盡分階段地描寫將軍革命曆程

    這類民歌數量最多,形式多樣,有小調、山歌、號子等。

    首先,從渭華起義開始。

    劉景桂主席到我家

    渭華塬上開紅花,劉景桂主席到我家。

    盤上腿兒炕上坐,和咱拉起家常話。

    瓷壺裏倒水嘩啦啦,劉主席說起咱心裏話。

    窮苦人擰成一股繩,打倒土豪咱當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