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一杯汾酒,聞一闋醋香,翻一卷晉商,拉一份麵條,喊一聲山歌,走在太行山的近旁,將這一段旅途點綴得煙視媚行。

——題記

山西,有一種粗獷而又近野性的美,就像山西的漢子,寬廣的胸襟,利落的手腳,黝黑的膀子,它不同於天青色煙雨的江南憶,也不同於錦針絲線串成的蜀繡,人人卻說山西好。至今仍不知好字何解,隻覺得怎樣落筆都不對,而我獨缺對太行山一生的了解。月下門推,映山西之水,我能做的就是憑借我對山西的熱愛來拓寫出太行山最真實的美,在這淩轢的七石之上,開我一朵潔無纖塵的情感之花。

我,來自塵土,卻以一顆博大的心戰栗於太行山上,俯瞰物美、景美、人美。太行山是山西挺立的脊梁,是山西躍動的脈搏,是山西最美的幺蛾子,我生長於山西,血肉包裹著北方靈魂深處的夕陽水,潺潺流動著對太行山的無限摯愛。我,隻道溢美之詞終覺淺,細雨夢回故鄉遠,驚起卻回頭,請君與我省,拚卻醉顏紅,共覽太行山。

人間一捧彩袖香,永憶曆史歸太行。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轉眼向恨水長東,何故昔時鏡裏香腮雪,晚風後來朱顏瘦。山西原是全國的經濟中心,因南方崛起而日漸惆悵,卻說還依舊,往事風,幾時重?如今,還與韶光近山西。太行山承載歲月車輪的重量,帶領我們走到今天,誓言始終沒有被擱淺,山西坐在太行山的骨架上,尋找希望在絕角,寸寸柔腸千行淚,感慨萬言春山外。我隻能說,是曆史的時光披灑在太行山的身上,在蝶戀花的期許中衣袂飄飄,迎風歌唱,盡顯堅強美。

風光如玉香滿路,漫向孤山千百度。誰道閑情催上柳,菡萏肌膚相留醉,莫待流水落花簾外雨,太行山裏把春住。秋色連波,捍動無限思量,五台山,雲岡石窟,白馬寺,平遙古城,山西衡山等,無不是:縱使相逢應不識,初見相思掛羅衣。它們是絢爛了欲望的櫥窗,框描出太行山故事的旋律,拆穿我們對不平凡的回憶,為了能展現太行山的美麗,山西的各色怡景都被固結成它的倒影來擺正。歌盡杏花扇底風,楊柳堆煙畫墨台,迢迢迤邐美。

古今靈傑賜顏色,天生我材必有用,永結無情遊,相期二鍋頭,明月彩雲低垂眼,寂寞誰著伊婉裝。葉上初陽染晨雨,水麵清圓紅荷舉,淡麥香,農閑自在無邊幽:創立儒家學說,成中華文化之主流的仲由;巾幗不讓須眉,代李氏打理天下數載的武則天;結束南北分裂局麵,建立大唐帝國之格局的李世民,此皆山西子女,太行之民。東風夜放花千樹,一夜之間百花盛開齊眉在太行山腰,靈氣淹留,田園沃野各東西。在太行山的懷抱裏不知孕育了多少靈傑,多少裝點山西生命的綠色,人跡日長深深掩,山映斜陽黯鄉魂,不堪人兒美。

追視青雲,還醒無雕飾。天河夜轉漂瑤仙,桂樹花落晉中邊。不知民歌成滋味,猜意明朝竟未休。平蕪盡處,黃葉微獨倚。塵飛滿麵自難忘,料得年年鬥妍處,太行山地迢遞高。擺送酣眼尋北方。夢隨風萬裏,陳醋灌河川,抖擻精神麵,靜待暖陽歇。石徑已然經客掃,三晉之門為君開。

作者:張珊珊

地址:晉城三中174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