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短的追悼會後,開始放電影。特別安排、反複放映的是一部發行不久的紀錄片——《紅旗渠》。這一部跟著紅旗渠建設步伐拍攝的電影,把人們帶回了10年前:太行山下的人民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豪邁氣概,依靠“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難,奮戰於太行山的懸崖絕壁之上、險灘峽穀之中,逢山鑿洞,遇溝架橋,修建成引漳入林的“人工天河”,創造了新中國當時能與南京長江大橋相媲美的“世界第八大奇跡”。那一個個生龍活虎的優秀人物,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真實故事,一個個情景相融的激動場麵,催人淚下。更有那氣壯山河、感人肺腑的旋律,久久地在崇山峻嶺中回蕩,在墨水人血管中流淌。

    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誌,誓把山河重安排……

    此時我靈機一動,拿來紙筆,在放映員的協助下,將《紅旗渠》主題歌的詞曲記錄下來。電影放完後,突擊隊員一個也沒有離開他們的隊長,他們一邊紮著花圈,一邊學唱歌曲,整個墨水成了不眠之夜。

    從那一天起,山間峽穀紅旗飄飄的海洋中,增加了一條橫跨兩岸、像彩虹一樣的醒目標語: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

    從那一天起,《定叫山河換新裝》的歌聲時刻在工地響起,在峽穀回蕩,每一個音符與汗水、血水一道,銘刻在一塊塊石磚上,滲透到一鏟鏟混凝土中,凝鑄著渡槽、隧洞的每一個關節。

    也是從那一天起,我再沒有了疲勞感、痛苦感、恐懼感,力量倍增,技巧倍增,信心倍增,無論幹什麽活,都覺得一天比一天輕鬆。

    隧洞被鑿通,渡槽飛架起,鄉親們覺得應該把這段用石頭砌成的故事、用鋼釺錈刻的神話傳給子孫、留給後人。於是,跨越峽穀的墨水渡槽上,與紅旗、與鮮血、與烈火一樣的“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16個大字,橫空出世。

    30多年過去,盡管紅旗渠的故事日漸模糊,然而,鄉親們一路走來,由貧困走向富裕,無不得益於日夜流淌的幸福水,得益於從太行山下噴薄而出、流向中華大地的“紅旗渠精神”。

    每每見到故鄉小鎮的那一道靚麗風景線,見到那一條與渡槽同在、與時代同步、與日月同輝的激情標語,我總是倍感欣慰與自豪。盡管那隻是一生中的瞬間,卻錘煉了意誌、信念與靈魂,自己能夠在人生路上健康成長、有所收獲,同樣得益於“紅旗渠精神”的精心澆灌。

    跳出墨水,眺望中華,在實現小康的征途上,無處不見與時俱進的“紅旗渠精神”的光輝印跡。瞻望未來,在中國特色道路上,在民族複興偉業中,更加離不開蘊藏深刻時代內涵的“紅旗渠精神”。

    紅旗渠精神永放光芒!

    2011年5月21日

    作者:曹國選

    地址:湖南省郴州市環保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