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齊唰唰地看向周瑜、黃忠等人,孫策笑道:“公瑾,你來,既已封侯拜將,為何繼續戰鬥?”

    辛毗和荀攸互相看了一眼,有些不安。孫策當眾拋出這個問題,又指定周瑜回答,莫非有所指?

    “喏,謝將軍。”周瑜緩步出列,不緊不慢地道:“我等之所以戀棧不退,隻是想追隨將軍征戰下,建太平,興盛世。至於加官晉爵,順其自然吧,來者不拒,去者不追。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得好。”孫策拍掌叫好。“諸君,周將軍此言正是我要的第二重境界:為義。何為義?是應該做的事。身為武人,麵對下大『亂』,我們應該做什麽?”

    一個畢業生舉起拳頭,大叫道:“以暴製暴,以戰止戰,平定下。”

    孫策連連點頭,再次鼓掌。“得好,和周將軍所言異曲同功,我們應該為他和周將軍鼓鼓掌。”

    畢生們大笑,紛紛鼓掌。那個畢業生有點不好意思,又有些得意洋洋。能和周瑜相提並論,足夠讓他驕傲一陣子了。掌聲雷鳴,周瑜笑笑,退了回去,麵『色』平靜,宛如春風。荀攸和辛毗不約同而同的鬆了一口氣,剛剛提起到嗓子眼的心總算放了下來。不管孫策是什麽用意,周瑜的應對沒有任何問題。他們交換了一個眼神,會心而笑,也抬起手拍了兩下。

    孫策等掌聲稍息,接著又舉起第三根手指。眾人再次安靜下來,豎起耳朵,聽孫策這第三重境界。連張紘等人都有些好,不知道孫策想些什麽。第二重已經是為義,要平定下。下既已太平,還需要戰鬥嗎?難道是下雖安,忘戰必危?如果是這樣的話倒也不錯,雖然換了法,別出心裁,終究不離正道。可如果是窮兵黷武,一意開拓四方,那是麻煩了。事實,孫策已經『露』出了這樣的苗頭,他要求蔡琰研習竺、西域字,未嚐沒有為征伐做準備的可能,雖這個想法看起來太遙遠了些,可是以孫策深謀遠慮的稟『性』,卻也不能一點可能也沒櫻

    “下太平,諸君加官晉爵,是不是可以馬放南山,解甲歸田了呢?”孫策舉著三根手指,環顧四周。見夫人能夠回答,他再次轉向周瑜等人,笑容滿麵。“諸君皆是俊傑,哪位能給我一個答案?“

    張紘等人很無語。這是你自己提出的問題,除了你自己,誰能解答?算得再好,你不是,那不是。不過話又回來,雖然問題是孫策提出的,孫策卻不是胡攪蠻纏,故作玄虛,他此舉顯然另有深意。第一個問題問講武堂的畢業生,因為講武堂的畢業生大多出身寒微,要為生存而戰,第二個問題問周瑜,因為周瑜胸懷大誌,要為下而戰,第三個問題自然要第二個問題還要再高一層,問別人似乎也沒有意義,隻有他們幾個讀書人能答。

    可是這怎麽答?張紘轉身看向郭嘉,郭嘉搖搖頭,聳聳肩。張紘再看辛毗、荀攸,辛毗也覺得困難,沒有合適的答案。荀攸沉默著,眉頭微蹙,一動不動,見張紘看過去,他愣了一下,略有遲疑,隨即也眨眨眼睛,搖了搖頭。

    這時,蔡琰突然哦了一聲,若有所思,正準備開口,又覺得不妥,連忙用手掩住了嘴。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