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堂下鴉雀無聲,無數雙目光看著孫策,既有好,又有疑『惑』。請百度搜索

    為何而戰?這個問題聽起來很簡單,但細想想,似乎又不那麽簡單。不僅這些沒什麽化的武夫不清楚,連一旁的張紘、周瑜等人都若有所思。

    “為何而戰?要簡單也非常簡單,最簡單的理由莫非是不得不戰。我們要活下去,可是有人要我們的命,不讓我們活。他們或是想奪我們的土地,或是想奪我們的財產,或是什麽也不為,是嗜血好殺。對這種人,或者這種野獸、畜牲,我們能和他們講道理嗎?”

    “不能!”一個學生不知道想到了什麽,漲紅了臉,舉起拳頭,大吼道:“跟畜牲哪有道理可講,隻有拿起刀,和他們戰鬥。”

    “對,沒錯,講道理才沒鳥用,隻有殺才有用。”另一個學生大聲應道。

    “得對,是幹!”更多的學生義憤填膺的叫道。

    孫策點點頭,再次示意安靜。南陽靠近洛陽,這些學生不是來自洛陽,是來自關、潁川等地,被董卓的部下禍害得不輕,還有一些人出身黃巾,未必和董卓有關,卻和朝廷、官府有著血海深仇。起仇恨,他們三三夜也未必得完。

    “沒錯,誰想要我們的命,我們先要他的命,戰刀在手,不死不休。為生存而戰,這是最簡直的回答,也是最無奈的回答。那麽,當沒有人要殺我們、要搶我們的時候,我們還要不要戰鬥?”

    眾人沉默了,麵麵相覷,過了一會兒,又有人叫道:“當然要啦,我們讀不了經,做不了官,要想發財,隻有拚命了。與其窮一輩子,不如舍命一搏,不定運氣好,能博個一官半職呢。”

    “對對對,我們運氣不錯啊,遇到將軍,再努力幾年,能掙個都尉、校尉的,算是退伍回家,能做個縣尉什麽的也算是光宗耀祖啦。”

    眾人再次哄笑起來,一個個眉開眼笑。不久前,孫策剛剛宣布政策,因傷致殘的,或者是久戰生厭,想回家安穩度日的,可因功授職——按照在軍的職務和功勞授予相應的官職,差的能做個裏正、亭長,好的能做縣尉,如果是以校尉之類的高級軍職退伍,或者軍功卓著,甚至可以做到郡尉,那可是二千石的高官。對這些出身寒微的百姓來,這簡直是不敢想象的事,完全稱得光宗耀祖。

    孫策笑眯眯地的擺擺手。“沒錯,即使沒有人威脅我們,我們也可以通過戰鬥積累軍功,封侯拜將,光宗耀祖,封妻蔭子。為生存也好,為立功也罷,這都是為了個人,為了家族,可以算是第一重境界,可稱之為為自己。”

    孫策豎起一根手指頭,隨即又豎起第二根。“那麽,如果既沒有人威脅我們,也不愁仕途,我們還要不要戰鬥?如,你們做了校尉,做了將軍,甚至封了侯,是不是可以卸甲歸田了?”

    眾人麵麵相覷。這個問題對他們來太遙遠了,根本沒有人想到過這個問題。

    孫策停頓了片刻,讓所有人都有個思考的時間,然後才轉身看向周瑜、黃忠等人。“如周公瑾,他現在已經是鎮南將軍、舒侯,還娶了蔡大家這樣的才女,是不是應該馬放南山,安心養老了?再如黃漢升,他官拜郎將,封關內侯,是不是可以致仕了?難道他們沒有致誓唯一的原因是做更大的官,封更高的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