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的事務由張紘承擔,孫策垂拱而治,他隻提了一個要求:讓張紘盡快挑選一些助手,不要把所有的事都困在自己身上,嚴格執行休沐製度,有病要及時到本草堂診治。他可不希望張紘累死。行政事務是一個非常累饒事,勤政絕不是嘴上那麽簡單,曆史上的真正勤政的帝王大多短命,大臣也好不到哪兒去。張紘拯救了郭嘉,他也不能看著張紘成了諸葛亮的先驅。

    張紘感激不盡,心裏暖洋洋的。

    兩人正著,諸葛亮快步走了進來,向張紘行禮後,遞給孫策一封急件。孫策打開一看,是呂範發來的。楊彪到達浚儀,動作不,不僅對關東的經濟、軍事非常關心,還有挖牆角的企圖。孫策倒是很坦然,楊彪以私人身份出使關東,當然不會放過一切為朝廷謀利的機會。他奇怪的倒是呂範直接動用郵驛給他發消息,而且沒有提袁權一句,看來袁權和袁夫人非常親密,以致於呂範起了疑心,有所防範,不願意驚動袁權。

    孫策收起急件。“先生在洛陽時,與楊文先有過接觸嗎?”

    張紘笑道:“見過麵,沒深交。雖弘農楊家的門檻沒有袁家門檻高,畢竟也不是什麽人都能見的。就朝廷而言,楊文先是個難得的能吏,德才兼備,畢竟家學淵源嘛,不過也正因為如此,他其實不是太清楚民間疾苦,難有同情之心。他經過洛陽時,和周伯奇(周異)見過麵,這兩周伯奇就要到了,將軍到時候可以向周伯奇打聽打聽。”

    “收到消息了?公瑾有沒有去迎一下?”

    “應該是去了。見將軍之前,父子倆總得交交心。”

    孫策笑了一聲,沒有再什麽。周異身為河南尹,沒有向他匯報過工作,但他一直也沒有對周瑜的決定表態,其實是默認了他們父子的臣屬地位,隻是不想做得太明顯。可以理解為觀望,也可以理解為麵子,這都不重要。魯肅進駐洛陽,他平靜地接受,沒有任何反對意見,這就夠了。就像眼前的張紘,雖然沒有像魯肅、黃忠一樣以臣自稱,但他忠實的執行自己的命令,將兒子留在軍謀處任職,又聲稱要對抗朝廷,其實態度已經很明朗,不需要非要喊幾句主公來過癮。

    “楊文先要挖我們的牆角。”孫策把呂範提到的事簡單的了一遍。張紘靜靜地聽完。“將軍打算如何處置?”

    “為下求太平這樣的大事,誌同道合很重要,勉強不來。”孫策淡淡地道:“來者自來,去者自去。賢愚不肖,各按命。”

    “將軍能如此,何愁大事不成?”張紘撫著胡須,慨然長歎。“紘此生無他野望,隻願將軍能善始亦能善終,赤子之心不改,內聖外王可期,我等亦能攀龍附鳳,不負平生所學。”

    “能與先生共事,也是我的榮幸。”孫策哈哈大笑。“將來若有微末功業,必不敢忘先生輔佐之德,廣陵張必可無愧於新野鄧。”

    張紘為之動容,長身而起,舉手過額,向孫策深施一禮。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