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靈光一現,提出了一個建議:換俘。

    接連數戰,除去當場殺傷致死的,孫策總共俘虜了一萬三千多冀州軍,其實又以審配的部下為主。濮口之戰,蔣欽襲營,抓了近四千俘虜。黃水之戰,又抓了五六千人。這些人都是青壯,當然可以留下來做苦力,不過思鄉之情難免,他們的家人都在冀州,很難安心在中原生活,以後一有機會,他們還會逃亡。最近為了看管這些俘虜,孫策可費了不少心思,僅是支出的糧食就不是一個數目。

    孫策現在不缺人口,如果用這些俘虜來刺激一下袁紹,未嚐不是一個辦法。不管袁紹是真的撤退還是想埋伏他,都不能讓他走得這麽痛快,非『逼』他再戰一場不可。

    郭嘉覺得可行,隨即從俘虜裏挑出一些人,讓他們回營送信,傳遞消息。在俘虜營挑饒時候,郭嘉對俘虜們,袁紹已經撤軍了,但是沒人關心你們的死活,孫將軍本來可以把你們送到礦山裏挖礦,或者送到山裏伐木燒炭,讓你們做苦力做到死,但他是個仁慈之人,不想這麽對待你們,所以願意交換俘虜,讓你們有回家的機會。不過袁紹肯不肯出這個錢,我們就不知道了,各位自安命,有人來贖,你們就回去,沒人來贖,也別怨我們,這都是你們的命。

    此言一出,俘虜們都心動起來。如果有可能,誰想做苦力到底,埋骨他鄉啊。

    郭嘉根據俘虜們的籍貫和原屬將領,精心挑選了一百人,讓他們回營傳消息,同時為相識的人帶口訊,看看誰願意贖,誰不願意贖,願意贖的抓緊時間湊錢湊物。根據俘虜的身份,郭嘉又設定了不同的價碼,最便夷是普通士卒,用錢換也行,每人一萬,用糧換也行,每人五十石,用馬換也行,一匹中等戰馬換三個人,一匹上等戰馬換五個人。

    這個價格很公道,就連俘虜們都覺得孫策太仁慈了,才要這麽點錢,等於幹一年農活而已。由此可見,孫策是有誠意的,能不能活著回去,就看親人、鄉黨們有沒有同情心了。

    不用郭嘉多什麽,俘虜們紛紛托那些信使傳話,求他們去找人。

    一百信使帶著萬餘俘虜們殷切的希望,離開孫策的大營,追趕袁紹的大軍去了。

    郭嘉特地等了半,這才派石韜為使者,帶著換俘的公文去追袁紹。他特地關照石韜,不要急,慢慢走,要給那些俘虜信使們充足的時間。此外,如果你有機會看到我從叔,幫我帶幾句話。

    石韜心領神會,出營而去。等他追上袁紹的時候,那一百俘虜信使已經回營半日有餘,孫策願意交換俘虜的事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人人皆知。無數人圍在袁紹的中軍大帳前,有人苦苦哀求,有的痛哭流涕,有幾個激動的已經暈了過去。

    而那一百俘虜信使一個不少,全部被反縛雙手,跪在中軍大帳前,等著行刑。一群大戟士圍在中軍大帳前,如臨大敵,眼神複雜。

    https:

    .。手機版閱讀網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