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日磾沒有謊,詔書裏的確都是好消息,可能引起孫策反感的一條都沒櫻

    除去那些冠冕堂皇的客套話,最主要的內容有兩點:一是加官進爵,二是希望荊豫揚三州能增加貢賦,緩解關中的財政困難。

    朱儁的推薦得到接受,孫堅升為衛尉,改封富春侯,增邑三千戶。考慮到關東未靖,孫堅暫時不用入朝,以衛尉之職行車騎將軍,統領荊豫揚三州軍事。為恩寵起見,可列子弟一人為侯。

    孫策積前後功,遷鎮東將軍,封襄陽侯,食邑一千五百戶。

    周瑜以平定荊州功,遷鎮南將軍,封舒侯,食邑一千戶。

    張紘以穩定南陽,籌措糧草援助關中有功,封高鄉侯,食邑三百戶。

    黃忠、鄧展、婁圭、文聘以平定荊州功,拜中郎將,封關內侯。

    太史慈以平定會稽山賊、招降泰山賊,協助孫策作戰有功,拜中郎將,封關內侯。

    朱治以功封中郎將,關內侯。

    杜畿以行荊州刺史協助周瑜穩定荊州,轉為真,增俸四百石。

    黃蓋、祖茂、朱桓、魯肅等人作戰有功,皆有封賞,為中郎將、校尉等。

    ……

    一項一項,基本都是按孫策報上去的軍功簿封賞,略作調整,以示朝廷還有自主決定權,封侯有食邑的都在荊豫揚三州之內。這裏麵當然有些心機,比如荊州係的封賞明顯要厚一些,有培植周瑜,製造分裂的嫌疑。不過做得不明顯,而荊州係將領的資曆和功勞都超過其他人,尤其是一戰殲滅徐榮兩萬精銳那一戰,斬首既多,又為王允等人刺殺董卓創造了機會,封賞厚一些也很正常。

    至於會不會引起矛盾,那就不好了。從實際情況來看,引發不滿是必然的事。即使不論個人稟性,僅就功勞而言,太史慈和朱桓的戰功都被有意無意地貶抑了。太史慈獨領一部作戰,與程昱那一戰斬首數千,居然沒有食邑,隻封了個關內侯。朱桓與李乾父子那一戰也斬首超過千,連關內侯都沒撈著,在諸將中泯然眾人,沒有意見才怪。

    不過孫策不能因此埋怨朝廷,隻能自己想辦法找平衡。如果連這點內部矛盾都擺不平,他也無法統禦諸將了。

    增加貢賦的事相對簡單。子,如今下大亂,州郡割據,有不臣之心的人比比皆是,該給朝廷的貢賦不是一拖再拖,就是大打折扣。朝廷貢賦不足,以至於官員的俸祿都不能及時發放,關中大旱時也無力賑濟,隻能向南陽求援。孫策已經穩定了荊豫揚三州,屯田大見成效,希望孫策能夠增加一些貢賦,緩解朝廷的困難。子也沒多要,隻希望在三州原本的基礎上增加兩成,而且以五年為約。五年之後,如果關中情況得到好轉,這增加的兩成就會免掉。

    這個要求看起來很合理,而且態度很客氣,但孫策清楚,真要完成卻有難度。荊豫揚三州都是人口眾多的大州,加起來人口接近兩千萬,大概是大漢總人口的四成,原本要交的賦稅基數就多,如果增加兩成,等於增加四百萬人口的賦稅,相當於兗州該交的賦稅。

    更要命的還有一點:經過黃巾之亂,最近幾年又是接連大戰,各州的人口多少都會有所損失,尤其是豫州。按照去年的上計結果,豫州現在的人口不到五百萬,這還是孫策從附近的徐州、青州、兗州吸引了不少人口的結果。荊州的損失少一點,除了南陽之外,其他各郡變化不大。揚州的情況也差不多。三州加起來,總人口大概隻有一千七百萬上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