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咳嗽一聲,把話題扯了回來。“讀書人已經這麽多了,當然不能拒之不理。秦崇法抑儒,儒生望風而逃,孔鮒攜禮器而歸陳勝,範曾歸項梁,歸高祖者更是數不勝數,有賢才而不能用,用而不能盡其才,以至有明珠暗投,美玉蒙塵之歎,此執政之過也。”

    諸葛亮沉吟良久。“所以將軍使徐公河、嚴曼才治算學,使黃承彥父女治木學,使袁渙治水?”

    “徐公河治算術,使我軍能造出巨型拋石機。黃承彥父女治木學,使我軍有利刃巨艦。袁渙治水,使江南卑濕之地變成良田,他們雖然讀書人,卻能強軍重農,有益於國民,不比一心求官好?士為四世之首,不能與農工商自相隔離,而應該以自己的智慧輔助他們,比起官場,這個用武之地是不是更廣闊一些?”

    諸葛亮眼神發亮,頻頻點頭。“將軍所言甚是,官職有限,一年也安置不了幾千人,若是這麽處理,的確是人才越多越好,不會有數十人爭一官之困。”他話鋒一轉,又回到最初的問題上。“將軍藏富於民,使人人安居樂業,不用為生計操勞,我深表佩服。可是大敵當前,這麽做適合嗎?”

    “大敵?”孫策哈哈大笑,意味深長的道:“於我而言,袁紹隻不過是一頭徒具其形,行將就木的巨獸而已,看起來很嚇人,其實已經不堪一擊。孔明,你雖然讀書多,也遊曆過一些地方,畢竟身在局外,不知其中賭,被傳言所誤也很正常。你看看這些軍謀,可有人把袁紹當成不可戰勝的大敵?對他們來,袁紹更像一塊礪石。嘿嘿,這麽完美的礪石可不多見,可遇不可求啊。”

    諸葛亮扭頭看了一下屋內捧著碗,吃著湯圓,正在熱烈討論的軍謀們,感受到了他們的熱情,卻沒有他想象中的緊張,看來孫策沒錯,在這些軍謀的眼睛裏,袁紹並不可戰用的大敵,而是一塊難得的礪石。四世三公、黨人領袖,除袁紹,下哪有第二個呢。

    他看過不少講武堂的授課筆記,知道一次真正的戰役會有很多兵書上涉及不到的具體內容,非親身經曆難知其妙,而一次真正的大戰所能學到的知識也絕不是普通的戰役能夠相提並論的。

    他今是借著賀歲的名義來見孫策的,並不是主動投效。本來打算以言辭遊孫策,展示自己的才華,如果孫策開口邀請,授以要職,他就順水推舟,如果孫策不開口邀請,或者沒有表現出應有的誠意,他也不願屈就。可這是一次大好的磨煉機會,錯過了這一次,以後很長時間內都很難再遇到。

    這可怎麽辦?

    諸葛亮靜靜地看著忙碌的軍謀們,心裏很糾結。

    孫策和郭嘉交換了一個眼神,會心一笑。孫策咳嗽一聲:“孔明,龐士元另有任務,我身邊缺一個襄助文書的書佐,事情比較雜,可能比較累,不知你願否屈就?”

    聽是做雜務的書佐,諸葛亮心裏非常失望,這個離他的目標太遠了,連見習軍謀都算不上,可是他又實在舍不得錯過這次機會,再加上聽到龐統的名字,心裏多少有些安慰——據他所知,龐統一開始就是孫策的書佐。猶豫再三,他躬身施禮。

    “願為將軍效勞。”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