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等人推演的過程很漫長,但得出的結果並不複雜。以當前的形勢而論,袁紹若舉兵南下,必然要麵對幾條東西走向的大河和沿河部署的幾個據點,其中最重要的有三個:東麵的任城,西麵的浚儀,中間的睢陽。

    孫策原本指望能奪取山陽,將第一道防線推進到兗州境內,後來力有不逮,隻拿下了任城,算是在兗州打下鄰一根釘子。任城和沛縣、彭城各距百餘裏,形成東部防線,以太史慈、徐緄的能力和兵力,再輔以臧霸、紀靈等人,應該能擋住袁紹的攻勢,至少可以將戰事拖到明年春。

    未能如願取得定陶,孫策隻能將睢陽作為中部第一道防線,陳縣和譙縣為支撐點。呂範守睢陽,有過被袁譚圍攻的經驗,這次又參與了山陽之戰,守住睢陽應該問題不大。就算情況危險,孫策率領主力,從平輿增援也很方便,至少可以保住汝南境內不受重大影響。

    最困難的就是西部防線。張超不是將才,他守不住陳留,有黃琬在洛陽增援,袁紹從濮陽渡河,取道白馬,直撲陳留是最佳選擇。一旦陳留落入袁紹手中,潁川、陳國、梁國都會受到威脅。出於加強西部防線的考慮,孫策軟硬兼施,要求進駐浚儀。以浚儀為頂點,以潁陰、陳縣為支撐,可以建立起西部防線。

    浚儀在陳留西側,既能掩護陳留,又不至於涉及陳留郡太深,張邈權衡利弊後,同意了。

    孫策最不放心的就是浚儀。與任城、睢陽不同,浚儀頂在最前麵,兩側沒有什麽掩護,可能麵臨袁紹、黃琬的夾擊。一旦被包圍,浚儀就有可能成為一座孤城,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堅守數月甚至一年。讓孫策更不安的是這裏其實就是官渡之戰的發生地,官渡就在浚儀城西不遠。

    曹操在官渡險勝袁紹,奠定了三分下的根基。孫堅能不能有這樣的運氣?孫策不敢。孫堅也許很勇猛,但他麾下的文武成色遠遠不如曹操。本來他是計劃親自守浚儀的,但是被郭嘉否決了。郭嘉,兩人相鬥,沒有人會把頭伸到對方的麵前,如果你守浚儀,袁紹就算拚了最後一口氣也要攻下浚儀,殺了你。相反,如果你安排別人守浚儀,袁紹未必會對浚儀感興趣,反倒有可能形成分兵之勢。

    郭嘉建議讓孫堅守浚儀。理由有兩個:一是孫堅有很強的戰鬥力,浚儀城又適合防守,隻要準備充足,部署妥當,守住浚儀並不難;一是孫堅有一定的重要性,袁紹不可能漠視他,卻又不至於重視到將他與自己等量齊觀,所以親自出馬的可能性並不大,更可能安排一個大將。如果是這樣,既能起到分袁紹之兵的作用,又不至於讓浚儀壓力太大,對整個戰局最有利。

    退一步講,就算袁紹將所有的賭注都壓在西線,全力進攻浚儀,那孫堅守其內,將袁紹的實力消耗到一定程度,孫策再攻其外,擊敗袁紹的把握也比孫策直接守城大。

    郭嘉的計劃不算萬全,卻是諸多方案中最穩妥的一個,獲得了絕大多數軍謀的認可。孫策綜合評價之後,也覺得這個方案縱使有出入,也不會有多大問題。退一萬步講,就算孫堅守不住浚儀,也有機會突圍,不至於一敗塗地,陣亡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如今的孫堅已經不是那個好勇鬥狠的孫堅,接連幾次受挫,再加上冉中年,他已經沉穩了很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