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兄,我一時也無法決斷,你能幫我拿個主意嗎?”

    “我建議你去益州。曹操很快就能拿下益州,以前跟隨劉焉的那些人應該都會選擇轉投曹操,但他們有過依附劉焉的經曆,很難得到曹操的真正信任。江夏人尤其如此。你與孫將軍有仇,曹操不會懷疑你。你把那些人組織起來,也是一方勢力。”

    黃猗想了好一會兒,還是搖搖頭。“我聽曹操身邊有個潁川謀士,平時很少露麵,但為人陰險狡詐。時間久了,我怕瞞不過他。”

    蔣幹也沒堅持。“那你就想辦法接近呂布吧。並州軍現在處境比較困難,你如果願意投效,他應該不會拒絕。不過,你那名士脾氣要收一收。”

    黃猗尷尬地點點頭。“那我該如何進身?”

    “這個不用你擔心,到時候自然有人與你聯絡。”蔣幹站了起來,撣撣袖子。“就這樣吧,我還有約,就不在你這兒多留了。你自己心些,慎言慎行,不要太張揚。”

    “我明白,我明白。”黃猗連聲答應,起身送蔣幹出門。回到院中,崔氏迎了上來,將黃猗拽到廂房,指著幾隻大箱子,喜滋滋地道:“夫君,你看,全是好東西呢。孫將軍真是個好人。”

    黃猗收起笑容。“你覺得他好嗎?”

    “當然好,我早就聽人他是個好人,體恤百姓,隻是沒想到我還有機會分沾恩澤。夫君,聽起來,這孫將軍不像你的那麽狠啊。”

    “那是你沒見過他的狠。”黃猗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戰。“將來有機會,你去問問那些被他殺掉的人就知道了。別的不,荊州被他滅門的就有十幾家。唉,劉勳那匹夫最近應該過得很滋潤。過兩我得寫封信去,當初我幫了他那麽多忙,他現在也該幫幫我。”

    崔氏瞥了黃猗一眼,掩飾不住眉間喜色。

    ——

    蔣幹離開黃猗家,很快回到大道上,直奔渭橋。他今的主要任務不是來看黃猗,而是會見荀彧。鍾繇和他約好,今在渭橋見麵,讓他有機會和荀彧麵對麵的交流。

    荀彧雖然被罷免了尚書令,但他深得子信任,又和袁紹有千絲萬縷的聯係,依然對長安形勢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他經過南陽時,曾經和張紘見過麵,將孫策的計劃轉告張紘,張紘基本全盤接受,唯一的修正就是建議他注意荀彧,不要被荀彧一時閑置所迷惑。

    到了長安之後,他想辦法見到了鍾繇,隨即證實了張紘的慧眼獨具。鍾繇接下了禮物,卻坦誠他隻能從中引見,他本人雖然是子身邊的侍郎,但真正能讓子言聽計從的人隻有荀彧,其他饒意見都隻能做參考。

    蔣幹對此感慨不已,袁家四世三公,卻可能是夕陽落山前的最後輝煌,荀家才是真正的初升朝陽,用不了多久,荀家一定會光芒萬丈。如果荀家有什麽失誤,可能就是最有才華的荀彧選擇了與孫策為敵,而荀攸又選擇了周瑜,與孫策若即若離。

    可是誰又能,這不是一個謹慎的選擇呢?走得太近很難回頭的。

    蔣幹正在出神,車壁被人輕輕敲了兩下,蔣幹拉開車窗,隨行的衛士輕聲道:“先生,渭橋到了。那邊站了一些人,其中一個好像是鍾繇。”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