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應原本還擔心孫策推脫,聽孫策也有此意,頓時大喜。

    兩人就在山坡上席地而坐,商量起來。孫策沒有直接奔襲廣陵的計劃,這件事他還要再考慮。他對陶應,他想向劉和約戰,要派勇士和劉和比武。

    陶應剛剛看了一場比武,但勝負來得太快,意猶未盡,聽了孫策這個建議,正中下懷,連聲叫好。孫策趁勢提出自己馬力不足,請陶應多撥一些糧食,陶應滿口答應,立刻讓人安排。不過他更關心的還是約戰。當著他的麵,孫策讓顧徽寫了一封戰書,由陶應派人送往下邳城。

    兩軍結盟,孫策很客氣,主動將主將的身份讓給他陶應,他隻是配合陶應作戰的客將。這麽做是為了扶陶應上位。陶應是他一手帶出來的,遠比陶商更親近,陶應的地位越穩固,對他越有利。陶應對此心知肚明,投桃報李,事事和孫策商量,絕不敢自作主張。

    看著使者帶著戰書下山,陶應已經有些迫不及待,眉開眼笑地道:“將軍,在哪兒比武好?”

    ——

    “比武?”劉和放下戰書,打量了一眼使者王朗,忍不住笑了一聲:“這是誰的主意?”

    “當然是陶將軍。”王朗嚴肅的道:“孫將軍是會稽太守,他隻是來助陣的。”

    劉和有些詫異,重新打量了王朗兩眼。“敢問足下姓名?何處人氏?”

    “郯縣王朗。”王朗不卑不亢地拱拱手。

    劉和大吃一驚,連忙起身,來到王朗麵前。“你是故太尉楊公弟子王君景興?”

    王朗點點頭,麵色平靜。

    劉和很尷尬,整理了一下衣衫,向後退了一步,深施一禮。“死罪,死罪,久聞先生大名,一直無緣得見,不意今日唐突,還請先生恕罪。”

    王朗雙手虛扶。“將軍不必如此,朗不過是一書生,將軍卻是宗室之後,如今又擁兵數萬,尊卑有序,不可亂了綱紀。”

    “先生若是這麽,和真是無地自容了。”劉和麵紅耳赤,連忙請王朗上座。王朗是郯縣名士,劉和早就聽過他的名字,但一直沒有機會見麵。今在這種形勢下相見,實在不是他所希望的。這要是傳出去,他的名聲就可毀了。

    劉和再三謝罪,搞得王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兩人交流了幾句,得知王朗是徐州治中從事,奉陶謙之命協助陶應守彭城,不免詫異。“聽聞陶謙粗暴貪鄙,徐州人士多不願與他共伍,先生乃是楊公弟子,清名滿下,怎麽會應陶謙之辟?”

    王朗撫著胡須,淡淡地道:“陶牧雖然不學無文,但他心中有朝廷,每年貢奉不絕,縱有一些不是,也不失大臣本分。朗手無縛雞之力,不能像將軍一樣征戰沙場,平叛靖亂,隻能輔佐陶牧向善,也算是盡綿薄之力。”

    劉和無言以對,隻好把話題轉移到挑戰書上。“先生,這挑戰書真是陶應的意思嗎?我聽孫策好勇鬥狠,麾下收羅了不少武夫,這個建議更像是他提出來的。”

    王朗沉默以對。他當然知道這個建議是孫策提出來的,但他不能對劉和,身為徐州治中從事,陶應派來的使者,他必須維護陶應的尊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