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公,德祖有沒有他計劃多久?江南卑濕,丹陽又在下遊,時常有澇災。屯田之前必修水利,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

    楊彪遲疑了片刻。“是兩到三年時間。”

    荀彧笑而不語。楊彪不解,露出些許不悅。“文若這是何意?”

    “楊公,若不是德祖被孫策騙了,就是孫策被人騙了。兩到三年能夠屯田成功,丹陽屯田的條件難道比關中還好?楊公在關中屯田,覺得幾年能夠自給自足?”

    楊彪將信將疑,他還真不清楚丹陽的情況。他看向劉巴。劉巴不動聲色地道:“若以常理論,丹陽地勢卑下,人口又少,欲在丹陽屯田,沒有五年時間難見成效。可是令君別忘了,孫策與眾不同,他也許能別出蹊徑,兩到三年就能成功。”

    楊彪很尷尬。劉巴這句話是在替他辯解,其實是證明了荀彧的分析。丹陽不可能在兩到三年的時間內看到屯田效果。他不熟悉丹陽的具體情況,楊修也不熟悉,很可能被孫策騙了。至於孫策被人騙了,他不太相信,因為孫策做事精細,他提前三個月就派人查訪丹陽地形,不可能不了解丹陽的實際情況。

    雖然是同齡人,但楊修閱世太淺,不如孫策狡詐。若非如此,他也不會莫名其妙的成了孫策的輜重營主管。當然也不僅僅是他,馬超、閻行都被孫策籠絡住了,閻行甚至成了孫策的騎將。

    卑賤者多能,高門子弟有見識,卻往往眼高手低,不如出身卑賤者通曉實務。

    “孫策與眾不同,是他特立獨行,敢為下先,並不是他有鬼神之能。隻要我們敢於放棄那些繁文縟節,他能做的,我們也能做。楊公、子初及司徒府諸賢為屯田想了那麽多辦法,難道孫策還比諸位更高明?不過……”荀彧話鋒一轉。“楊公,正如子初所言,孫策別出蹊徑,在南陽主政不到一年時間,南陽軍械就成為下利器。他如果能找到合適的人,丹陽屯田迅速取得成果也是有可能的。”

    “怎麽?”

    荀彧看看楊彪,又看看劉巴。“楊公,司徒府有通曉農學的人才嗎?”

    楊彪搖搖頭,又點零頭,心有靈犀一點通,他已經明白了荀彧的意思。南陽軍械為什麽能提升那麽快,原因就在於黃承彥父女,木學堂、南陽鐵官都是他們一手操辦的,新紙、四輪馬車和拋石機也不例外。術業有專攻,一個專業人才抵得上一群普通人才,如果孫策找到精通農學的人,屯田在短期內取得成功也不是不可能。楊修不是了嗎,祖郎推薦了一個叫鮮於程的人主管屯田事務,這人就是研究農學的。

    “人才難得啊,我們如果能找到這樣的人就好了。”楊彪歎惜道:“可惜,關中沒有第二個趙過。”

    荀彧不緊不慢地道:“就算有第二個趙過也沒用,孫策可以支付黃承彥二千石的俸祿,楊公能這麽做嗎,就不怕有樊遲問稼穡之譏?”

    楊彪微怔,目光一閃,在荀彧臉上停留了片刻,忽然笑了起來。“原來你繞了半,在這兒等著我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