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混不解。“阿翁,你這是……”

    “子,你覺得孫策那首送別詩怎麽樣?”

    “不怎麽樣。雖然七字一句有些新意,但話裏話外無非是譏諷我等,想勸我們留下罷了。”

    “你啊,朽木不可雕也。”許劭搖搖頭。“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還請阿翁指教。”

    許劭張了張嘴,卻什麽也沒。他原本覺得自己感悟很多,可是話到嘴邊,卻又覺得不甚妥貼,一時找不到準確的詞語來評價孫策和他的這首送別詩。這首詩形式很別致,是很少見的七言詩,詩句中的確有諷勸之意,但更多的卻是對遠行的擔心,還有一種洞達世情的豁達。

    孫策讀書少,也沒聽過他會做詩,這應該是他身邊的人為他作好,讓他來念一下的吧。是誰呢?張紘,鄭劄,還是那位聰慧的袁夫人?

    不過,許劭印象最深的還是孫策的警告:你不要誣蔑我,否則你會自取其辱。孫策當時雖然是笑著的,可是許劭卻感受到了其中深深的寒意。雖然他自認為是君子,還是不免戚戚起來。

    ——

    孫策回到平輿城,剛剛進府,就收到了呂範送來的消息:程昱統領一萬大軍進入梁國境內,別部拿下了薄縣,主力正在攻擊虞縣,很快就能推進到睢陽。

    孫策不敢大意,立刻讓龐統拿來地圖,又請來張紘商議。

    張紘看完軍報,道:“既然程昱都出動了,朱靈大概也不會閑著,沛國很快就會有消息送來。但梁沛都不是大問題,魯國怕是要失守。浚儀之戰,袁譚雖然作戰勇敢,卻沒有什麽戰功可言,這次可能是要取魯國,好給自己添一筆軍功,同時為進攻徐州做準備。”

    孫策表示同意。魯國本屬徐州,東漢時轉劃豫州,從地圖上看,就像是豫州硬生生擠進兗州的盲腸。將同屬兗州的泰山郡、山陽郡隔開。不久前,陶謙出兵攻占了泰山郡南部的三個縣,袁譚要收回這三個縣,就隻能從泰山北部發起進攻。如果能拿下魯國,他就可以直接從山陽發起攻擊。

    對於豫州來,魯國就是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魯國隻有六縣,七萬多戶,四十餘萬口,僅占豫州的十五分之一。人口看起來不少,可惜流寇多,不少人成了黃巾,或者做了賊,泰山賊可是出了名的多。原因很簡單,泰山就在旁邊,往山裏一躲,隨你多少大軍都找不著。魯國油水不多,要守也不易事,沒有五千人根本守不住,魯國本身的錢糧不夠用,要從沛國調撥。而沛國也不富裕,最後還是需要從汝南運糧補充,會影響南北的兩個戰場後勤供應。

    雖然覺得放棄魯國比較合算,但讓就這麽把魯國讓給袁譚,孫策還是不樂意。

    “先生有什麽對策?”

    張紘笑笑。“魯國深入兗州,守之不易,但也不能給袁譚。魯國本屬徐州,對徐州的意義大於豫州,不如送給陶使君,讓他和袁譚交交手,相信他一定會全力以赴。等他力不從心的時候,我們應該已經拿下了廬江、九江,再收回來不遲。”

    孫策忍不住笑了起來。這根肉骨頭扔出去,陶謙想不接都不行啊。有陶謙這個老古惑仔在側,袁譚也不能不全力以赴,雙方肯定會打得死去活來,兩敗俱傷。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