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覺得兩人得都有理,但各有千秋。論先體能,典韋略占上風。論武道修為,許褚稍勝一籌。典韋出身太差,沒見過什麽高手,打鬥經驗也許很豐富,武道修為比一個普通的遊俠強不到哪兒去。他真正進入武道之門是在遇到鄧展之後,鄧展幫他調整了很多,這才讓他脫抬換骨,突飛猛進。但畢竟太遲了,筋骨已成,不比從就拜名師習武的許褚,各方麵都很完美,沒有明顯的缺陷。

    他斷定,如果不叫停,讓他們繼續打下去,一百回合之後,典韋後力難繼,勝者必然是許褚。

    許褚和典韋仔細思考,又多次驗證之後,對孫策心悅誠服。

    兩饒單挑沒分出結果,但許褚麾下的遊俠兒和義從營的較量結果卻很明顯。雙方各選了十人放對,結果遊俠兒隻勝了兩場,義從營勝了八場,優勢明顯。在鄧展編製的破鋒七殺麵前,麵對嚴格訓練的義從,沒有幾個遊俠兒能撐過兩招,幾乎一招即敗。

    高手較量本來就是如此,一兩招之內見生死,像許褚和典韋這樣旗鼓相當,戰至百合不分勝負的極少。

    這一次,不僅許褚服了,他麾下的遊俠兒服了,武周等人也心服口服。他們原本想倚仗許褚的強大武力讓孫策觸個黴頭,現在才知道孫策的兵力雖然有限,卻不缺高手,絕不能以簡單的兵力來衡量他的實力。如果真要動武,他滅許家幾乎是信手拈來的事。

    他們決定與孫策合作,趁著孫策還沒有對豫州世家下手的打算。一味抗拒隻會逼得孫策用武,倒黴的肯定是他們,在合作中影響他才是最明智的決定。

    鄭劄用一夜時間寫了一份文采斐然的奏疏,恭敬的呈請孫策過目。奈何孫策其實是半文盲,根本看不懂裏麵的好。不過他也實在,對鄭劄,我看不懂沒關係,我隻要結果。袁將軍的追諡詔書到達之日,我就仿南陽例,在沛國建郡學,請你做沛國學堂的祭酒。如果出了紕漏,你也別怪我讓你背鍋。

    鄭劄嚇了一跳,又用兩時間仔細修改,還請武周等人參謀,最後改定、謄寫完畢,孫策派人用六百裏加急送往長安。武周還為此寫了一封私信給在長安做禦史的桓端、丁衝等人,請他們看在沛國父老的份上務必幫忙,不要因為這件事惹孫策。袁術雖然紈絝,畢竟大節不虧,就別在這種事上和孫策較勁了。

    孫策也與許褚達成協議,許褚為武衛都尉,典韋為武猛都尉,兩人一起統領義從營。包括許褚的兄長許定在內的三十多名頭腦靈活,有一定文化基礎的遊俠兒將趕往南陽武學堂,由尹端進行基礎培訓。許氏宗族有一千多家,再加上三四百名遊俠兒,許褚的加入為孫策帶來近一千精銳,孫策將這些人獨立一營,由許定任校尉,指揮作戰。

    與此同時,郭嘉挑選了一百多名遊俠兒加入斥候營,派他們去兗州、青州、徐州打探消息。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