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正在率部趕來,江州是必爭之地。相較於江陽、符節,江州的城池要堅固得多,更利於堅守。

    夏侯惇退守江州,婁關就成了孤城,腹背受敵,旋即告破。

    周瑜率部翻越婁山,沿安樂水(赤水河)而下,到達符節,與孫翊會師。

    孫翊由武陵入牂柯,原本就是同一戰區,隻是孫翊在牂柯南部作戰,直入南鄭周瑜一直在牂柯北部作戰,兩人軍書往來,卻沒有見過幾麵。相互之間隻是配合作戰,不存在統屬關係。

    如今在同一個戰場作戰,誰指揮誰就成了一個必須麵對的問題。

    將來進攻江州,與黃忠會師,也有同樣的問題。

    在攻取雁嶺,由僰道東進江陽時,諸葛亮就建議孫翊主動上疏子,請求子下詔,由周瑜負責益州南部的戰事指揮。

    孫翊不太理解。

    他倒不是看不起周瑜——對他而言,周瑜就和孫策一樣,是他的兄長——而是覺得他是右都護,要比周瑜這個竺大都督高半級,就算不顧及他的麵子,也要顧及麾下文武的想法,至少會讓他與周瑜各負責一塊,不會讓他反過來要聽周瑜的命令。

    但是諸葛亮堅持他的理由。早在初平年間子征戰南陽時,周瑜就是副將的不二人選。他之所以沒有成為都護,隻有一個原因,他不姓孫。因為牂柯的戰事,周瑜錯過了很多機會,但他什麽也沒,子都記在心裏,一定會給他補償。

    益州之戰就是最好的機會。

    可是對於孫翊來,這個機會卻不怎麽合適,風險太大。與其讓他承擔戰敗的風險,不如由周瑜全權指揮,孫翊還可以借這個機會學習周瑜的用兵之道,並與周瑜麾下諸將處好關係。畢竟將來出征海外,孫翊大概率要和周瑜、太史慈、甘寧同路,長期合作是避免不聊。今搶了他們的功,落下了惡名,將來可能要加倍償還。

    孫翊將信將疑,但他一向信任諸葛亮,還是接受了建議,上疏行在。隻是路途遙遠,而且江州、魚複還控製在蜀軍手中,斥候來往不便,要等到詔書還需要一段時間。

    得知周瑜將至,孫翊親自出營迎接,逆水而上,直到十裏之外的鳳凰山,在山坡上設宴,為周瑜接風。

    孫翊先見到的是賀齊。

    見孫翊親自來迎,賀齊不敢怠慢,立刻派人向中軍匯報。他自己沒有下船,就在船上等著,等周瑜、祖郎來了之後,才一起登岸,與孫翊見麵。

    見了麵,沒等周瑜話,孫翊就快步迎了上來,大笑道:“兄長,別來無恙?”

    孫翊當年隨母兄一起住在周家,一直將周瑜當作兄長看待。在孫策身邊見習的時候,每逢周瑜回朝,他也是圍著周瑜請教各種問題,周瑜倒是習慣的。隻是如今孫翊身為右都護,又統領大軍作戰,身份比周瑜還高半級,周瑜豈能還像以前一樣安之若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