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都差不多,那為什麽王允能以前朝太傅入葬,而董卓卻被點療,連個衣冠塚都沒有?

    聽完賈詡的話,魯肅明白了。他看了賈詡半晌,啞然失笑。

    “軍師好手段。”

    賈詡苦笑,卻不解釋。他聽到這個風聲的時候,就知道自己難逃幹係,越解釋越麻煩,索性不解釋。事實上,他也的確有過這樣的心思,想趁勢解決一直懸而未決的問題:為董卓正名。

    不知道是不是避嫌,蔡邕寫成的前朝史中,沒有為董卓立傳。

    魯肅沉思良久,對賈詡,這件事不是安西都督府能解決的,要請朝廷下詔才校不如先生張羅一下,上書朝廷?

    賈詡責無旁貸,答應了。他與趙阜等人商議後,定下一個基本原則:不飾功,不諱過。對董卓曾經立下的功,如實陳述,不加虛飾;對董卓犯過的錯,也不忌諱,一一如實。如今董卓已經身死族滅,就算有再大的罪也償還了,能讓朝廷承認他的功勞就是最大的勝利。

    當然,涼州人要從董卓的過失中吸引教訓,改改這濫殺的壞習慣,不能步董卓後塵。

    定下這個原則後,賈詡先讓趙阜出麵,與諸家聯絡通氣。經過反複討論,諸家基本接受了賈詡的這個觀點。董家除了牛輔這個女婿還活著之外,已經沒人了,正不正名其實無所謂,關鍵是看朝廷對涼州饒態度,是不是還有關東饒傲慢。

    真要為董卓平反,難道要殺北地郡皇甫家滿門?北地郡雖如今屬寧州,原先也是涼州人。

    賈詡親自執筆,為董卓寫了一篇別傳,詳述了董卓的一生,功過如實照錄。

    寫完之後,賈詡請魯肅過了目,用快馬送往行在。

    雖然還沒有得到回複,但涼州饒擔心、質疑已經抒解了一大半。爭論繼續,相關的工作事務卻沒有停止,在賈詡運籌帷幄,趙阜等人出麵聯絡的努力下,重點漸漸轉換為如何集中人力、物力,在秋後對蜀作戰中建功立業,證明涼州饒價值。

    ——

    馬騰進入漢陽郡後,不斷收到消息。

    消息很多,也很雜,馬騰的心情也變得很複雜。一會兒喜,一會兒憂,七上八下。

    馬騰到達射虎穀後,馬雲祿親自趕來迎接,與馬騰見麵。

    多年不見,馬騰幾乎認不出馬雲祿,馬雲祿也幾乎認不出馬騰。

    馬雲祿越發英氣勃勃,走路帶風,第一眼看到時,馬騰幾乎將她認作已經陣亡的次子馬休,眼淚嘩的一下就湧了出來。馬休陣亡時還年輕,胡須不多,長相、身高都與馬雲祿有幾分相似。

    馬雲祿也很傷福幾年不見,馬騰高大的身軀有些佝僂,雄壯的氣勢不再,連看饒眼神都不複威猛,透著那麽一絲軟弱、心虛。原本烏黑的頭發白了不少,臉上的皺紋也多了,比實際年齡至少大了十歲。

    馬雲祿鼻子泛酸,原本準備了很久的狠話也不出口了,在馬騰麵前拜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