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不想搞成運動,所以並沒有大張旗鼓的推動,隻是要求相關部門進行部署,以響應賢良文學的名義進校聲音來自民間輿論,朝廷隻是進行響應,矛盾激化的可能性要得多。

    風聲很快傳出,商人們不甘心,四處活動,找人寫文章進行反擊。一時間,原本就很激烈的論戰進入白熱化,孫策每要看的公文也翻了一番,尚書台不得不增加了一些人手,並專門成立了一個組,負責相關的內容。

    孫權被孫策委以重任,負責這個組,每除了要處理大量的公文,還要接見不同的人,聽取他們分歧嚴重,甚至是互相攻擊的言論,還要保持一副賢王的姿態洗耳恭聽,從諫如流,真是苦不堪言。

    雖年歲漸長,不再像少年時那些任性,可是每這麽折磨,他也有些承受不住,快要瘋了。

    三月中旬的一,孫策按照慣例,去向皇太後請安,皇太後無意間起孫權最近很憔悴,幾乎瘦了一圈,是不是工作太累了。

    孫策把大致情況解釋了一下。最近事情確實比較多,千頭萬緒,孫權負責的事尤其如此。每要看的公文都堆成了山。孫策隨即又誇了孫權幾句,幾個弟妹中,孫權最擅長這些事務,幫了他不少忙。本來打算這件事結束之後,就讓孫權歸國就藩,現在又有些舍不得了,想將他留在朝中,擔任國是院的宗室代表。

    皇太後既欣慰,又心疼。她對孫策,陛下信任他,是他的福份,可是他畢竟年輕,這麽早就進國是院,和一群老臣為伍,怕是不太合適。況且孫權雖然擅長經濟,但他畢竟是個好動的性子,一直從事案牘事務,怕是要憋出病來。

    孫策一聽,心裏就明白了,撫掌而笑。

    “阿母,仲謀靜極思動了?”

    吳太後搖搖頭,笑道:“那孩子心思深,有話也不,我也弄不清他究竟在想什麽。隻是覺得他以前最喜歡出獵,每次出獵歸來都神清氣爽。若是遇到了虎豹之類的猛獸,尤其開心。在汝陽一年多,他一次也沒出獵,我想著會不會是這個原因才悶悶不樂,沒什麽精神,便和你一,是不是放他幾假,讓他出去轉轉。”

    孫策一口答應。“那倒是我疏忽了。我回去就讓他休息,放他半個月的假,到附近打打獵。”

    “半個月?是不是太久了,會不會影響公事?”

    “公事永遠處理不完,放半個月也不會有事,安排其他人處理就是了。對了,伯夏(弘谘)最近在忙什麽?仲謀放假這段時間,讓他來頂一陣子吧。他家那兩個子也該入學了,宮裏有最好的先生,讓他們和大虎、虎一起上學,將來也好互相照應。”

    吳太後正中下懷,既高興又有些慚愧。“還是陛下想得周到。我有好久沒見尚華了。起來,我平時對尚英關心得多一些,也不知道尚華心裏會不會有想法,我這個做母親的偏心。”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