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覷老阿瞞啊。雖雙方實力懸殊,形勢已定,可是一時半會的,他還真拿曹操沒什麽辦法,一不心還有可能吃他的虧。

    然而認識到這一點的人並不多。就連沮授、郭嘉都將注意力放在了陳宮、法正身上,沒有對曹操予以重視。劉曄倒是有所警覺,但他卻有所保留,不肯言無不盡。

    這也難怪,曹操除了西征時剿滅宋建,還沒有能讓人驚豔的戰績,遠遠沒有表現出真正的實力。

    孫策沉吟良久,命人取來了與曹操手抄的《孫子兵法》。這部《孫子兵法》是曹操留給曹昂的,曹昂曾借給他一讀,他命人抄錄了一份,一直保留在身邊。前世他就讀過這部書,隻是當時走馬觀花,沒上心。這一世征戰沙場,結合自己的用兵實踐再讀,感覺大有不同。

    雖這部書並不能代表曹操的全部實力,但至少能讓他們清楚,曹操並非無能之輩。

    沮授等人都是識貨的,翻了幾頁,看了幾條曹操的批注,神情就凝重起來。為了準備對蜀的戰事,他們都將與曹操有關的戰紀通讀過,對曹操以往的戰績一清二楚,隻是不夠重視。如今讀了曹操的手注兵書,他們意識到曹操比他們估計的更強,對兵法的了解遠超絕大部分將領。

    其實,從孫策的反應就可以看出這一點。能讓孫策如此鄭重對待的敵人,又怎麽可能是等閑之輩。

    沮授道:“陛下,能否將此書抄錄幾份,急傳諸將?”

    郭嘉道:“別抄了,安排書坊刻印吧,都尉以上將領人手一冊。”他曲指一彈。“陛下幫他撫養妻兒,也花了不少錢,這稿費就不用給了。”

    孫策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

    孫策將印行兵法的任務交給了汝南最大的印書坊——許氏印書坊。

    許靖很高興,將所有的業務暫停,抽調最精幹的刻版工匠,又從其他印坊高薪借調了一些工匠,以最快的速度刻版。三之後,第一批書就送到了孫策手鄭

    書印得很好,不僅刻工好、紙好、墨好,考慮到軍中將士大多不是什麽文化人,性子粗野,力氣又大,許靖特地用厚實的皮紙做封麵,又配了一個皮書套,方便攜帶,摔也摔不爛。

    接到第一批樣書後,孫策立刻命人送往漢中,並給黃忠下了一道親筆詔書,讓他們慎重對待,不要急於求成,被眼前的利蒙蔽了理智。並以阮瑀為使,親赴漢中,邀請盧夫人論道。

    阮瑀是陳留人,與吳懿同縣,有些交情。派他去,最重要的目的是安撫吳懿,化解吳懿的疑慮,將可能的假投降變成真投降,去除黃忠的後顧之憂。

    與此同時,孫策傳詔魯肅,讓他派人勘探通往漢中的道路情況,評測運輸成本,尋找最經濟的運輸方案,準備為黃忠部提供運支援。又傳詔孫尚香、陸遜,讓他們趕到汝陽述職。

    接著,孫策下詔,從各水師抽調精兵強將,趕赴鄱陽湖,悄悄組建右都護水師,以備不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