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搖了搖頭。“兵力不足,沒有速勝的把握,隻能臨機應變。若一意強求,反倒可能為敵所誘。”

    孫策讚同沮授的觀點。戰略上不存在速勝的條件,隻能依賴前線將士的戰術。換句話,要看黃忠等人能不能夠創造戰機,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將蜀軍徹底趕出漢鄭但他不能給黃忠壓力,反而要給黃忠充分的時間,否則就有可能適得其反。

    實際上,他現在最擔心的就是黃忠等人貪功冒進,中了陳宮的計。

    要楊在戰略上取得全麵優勢,就要往漢中增兵。增兵就要增糧,負擔更重。多路人馬合作,誰主誰次又是一個問題。能夠增援漢中的是魯肅和馬騰、閻行,馬騰、閻行也就罷了,魯肅卻是安西大都督,讓他聽黃忠的將令,魯肅未必心服,而讓黃忠聽魯肅的命令,等於奪了黃忠難得的立功機會。就算黃忠願意,徐庶、徐晃等人也會有意見。

    除非再派一個能讓他們都服氣的,比如目前留鎮洛陽的左都護孫尚香,或者幹脆禦駕親征。可是那樣一來,後勤補給的負擔更加驚人。

    不用仔細測算,孫策也知道目前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就他所知道的曆史,對蜀作戰向來都是在中原安定的情況下,積蓄多年力量,然後集中優勢兵力,速戰速決。一旦陷入僵持,就意味著戰略上陷入被動,隻能主動撤軍,除非出現意外戰機。比如曹操攻漢中時,張魯軍自潰。比如鍾會攻蜀受阻劍閣時,鄧艾由陰平道進軍,奇襲成都,抄了薑維後路。

    這些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意外,隻能作為戰術範疇的考慮,不能作為戰略的有機組成。如果廟算的時候就寄希望於偶然因素,那就太荒唐了。

    反複商量後,沮授、郭嘉的意見和孫策相近,目前不具備大舉攻蜀的條件,應該維持當前的方略,以蠶食的方式圍攻。考慮到黃忠等饒心態,孫策命沮授、郭嘉分別以官私的身份與黃忠、徐庶聯絡,提醒他們當前的態勢,不可貪功冒進。當穩紮穩定,步步為營,不給曹昂、陳宮任何可趁之機。

    快商量完的時候,一直沒話的劉曄忽然道:“陛下,臣以為陳宮雖有誘敵深入之意,卻還可能有另一層意思。”

    孫策倒是有些意外。劉曄難得主動當眾發言,今這是怎麽了?

    “來聽聽。”

    “曹操身邊謀臣雖多,最得力的不過陳宮、法正。陳宮善大計,用陽謀。法正有急智,好冒險。漢中縱使失守,尚有巴山、劍閣,蜀中暫時無憂。是以陳宮可以以退為進,有恃無恐。若我為其所誘,人力、物力盡集於漢中,疏忽了荊楚,則難保法正出奇,荊楚潰敗。”

    郭嘉讚道:“用兵重虛實,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變化莫測謂之神。子揚此言深得兵法奧義。”

    孫策同意劉曄的觀點,隻是更加頭疼。兩路都不能放鬆,六七萬大軍枕戈待旦,這消耗可不是一般的啊。曹操這一手可真是陰險,陽謀、陰謀一起上,讓人防不勝防,稍有疏忽就中了他的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