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輕輕擺手,示意潘濬、蔣琬不要多禮。

    “承明,李、蔣二位君侯是陛下舊部,尤其是蔣公奕,他和呂子明一樣,都是陛下的侍從出身。如今呂子明歸左都護,蔣公奕歸右都護,都是陛下對二位都護的愛護。陛下賞罰分明,此二人追隨陛下早,屢有戰功,尤其是官渡之戰時,他們延滯了麹義、荀衍對潁川的進攻,對戰局影響甚大,弱冠封侯也是眾望所歸。”

    潘濬有些不好意思。李通也就罷了,他早就是江陵督,零陵之戰時又立了大功,封侯是意料之中的事。蔣欽年方弱冠,又剛到孫翊麾下,但他也封了侯,這讓他多多少少有點不以為然,所以平時與他們交往也不多,軍議時,他也不怎麽發表意見。

    此刻諸葛亮提醒他,特地指明蔣欽的出身和戰功,自然是覺得他的態度過份了,必須加以改正。對蔣欽個人有意見倒無所謂,但質疑子賞罰不均,這就有些犯忌了,至少會給孫翊留下不好的印象。

    諸葛亮像拉家常似的起了蔣欽以前的戰績。蔣琬也就罷了,潘濬有心武事,將來必然要和蔣欽合作,不定還要聽他指揮,如果心態不擺正,惹怒了蔣欽,蔣欽故意針對他是很輕鬆的事。起來,潘濬跟了他幾年,配合還是很默契的,他不希望潘濬因為這點事葬送了前程。

    剛才軍議的時候,蔣欽的臉色不怎麽好,諸葛亮看得一清二楚。

    完了蔣欽的戰功,諸葛亮又總結道:“蔣公奕、呂子明,還有一位周幼平,都是當年陛下身邊的將,對陛下用兵心得最深,幾乎是與我大吳精銳同步成長起來的名將。實話,若陛下無出海之意,有他們在,其他人都很難出頭。可是陛下誌在四海,拿下益州後,最多休整三五年,二位都護必然率先出海征伐。承明,機會很多,努力。”

    潘濬再拜。

    蔣琬卻是第一次聽這些事。他不關心武事,沒看過什麽戰紀,文武有別,對諸將的戰績不太熟悉,尤其是對蔣欽等年輕將領了解有限。此刻聽諸葛亮起,這才知道蔣欽立過這麽多的戰功,封侯也是實至名歸,不禁歎服。

    “軍師,陛下如此重視年輕將領的培養,莫非在十年前就有了征伐海外的計劃?”

    諸葛亮點點頭。“陛下誌在下,要不然也不會許周大都督竺之征了。”

    “竺?”蔣琬、潘濬異口同聲的問道。

    “周大都督是西域大都督,戰區卻在西南,而前朝宗室劉寵卻去了玉門為督,你們不覺得奇怪嗎?”諸葛亮微微一笑。“若不是誌在竺,周大都督久戰無功,豈能躋身五大都督之粒”

    潘濬恍然大悟,以前的諸多謎團一下子豁然開朗。“這麽周大都督的目標從來不是益州,是竺,益州隻是他練兵之地?”

    諸葛亮哈哈大笑。“承明,你現在明白了吧?”

    “明白了,明白了。”潘濬連連點頭,隨即又道:“既然左右都護將來都會出征海外,水師必不可少,陛下會不會借著這次機會,為右都護配備水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