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不置可否,靜待路粹發言。路粹雖算不上君子,但見識還是有的,寫過關於王莽新政的評論文章後,他對新政的理解的確要超出很多人。

    路粹清清嗓子,朗聲道:“所謂非儒非法,是因為我大吳之新政,既非儒家所尚道德,又非法家所尚律法。儒家空言道德,禮不下庶人,我大吳四民皆士,人人平等。法家苛刻百姓,唯知耕戰,我大吳藏富於民,鼓勵百業,人讓各展其才,自食其力。”

    不少茹頭表示讚同。他們雖然不喜歡路粹,卻不得不承認路粹在理。

    路粹又道:“所謂亦儒亦法者,乃是取其精華,不失本意。儒家所長在於仁義,所短在於難校法家所長在於務實,所短在於殘民。我大吳以法家之務實,施儒家之仁義,取其長,去其短,故能得其利,避其害。是以我大吳有儒家愛民之跡,而無王莽之亂,有法家之明,而無商韓之戾,非儒非法,亦儒亦法。”

    路粹再拜。“些許淺見,請大王指正。”

    孫策還是不置可否,示意路粹就坐,又看向其他人。

    過了一會兒,陳琳起身,拱手施禮。“大王,臣對路君所言,略有異議。”

    孫策笑笑。“既然是討論,自然當各抒己見,直言無忌。”

    陳琳道:“臣以為,大吳之道還是儒,隻不過非孔子之儒,而是孟子、荀子之儒,雖有異,本心卻一脈相承,皆以愛民為本,隻不過大王推而廣之,又進一步而已。不能因為有所進步,就拋棄了本意。若依此而論,則孟子、荀子皆非儒,豈不可笑?至於法家手段,不過細枝末節而已,無足輕重……”

    陳琳話音未落,路粹便出言反駁。“大王,陳君高見,臣不敢苟同。”

    陳琳撇撇嘴,向孫策拱拱手,連看都沒看路粹一眼,便坐了回去。其他人也對路粹不滿,覺得他打斷陳琳的發言太失禮。論年紀,陳琳要比他長不少,就算意見不同,基本的禮儀還是要遵守的。

    孫策咳嗽一聲。“文蔚,且待陳公完。陳公,你繼續。”

    路粹有些尷尬,訕訕地坐了回去。見路粹吃癟,孫策又特別禮敬自己,陳琳心中歡喜。他長身而起,拱手道:“大王,臣已經完了。”

    孫策點點頭。“文蔚,你可以了。”

    “喏。”路粹迅速恢複了從容,仿佛剛才的事根本沒有發生。他朗聲道:“陳公適才所言,的確有些道理,大吳新政本乎儒家仁政,推陳出新,更進一步。可若隻是延襲儒家之變,未免大而化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路粹頓了頓,調整氣息,讓眾人都有一個反應的時間,也讓接下來的話更有氣勢。他當麵指責陳琳,當然要有服力,讓陳琳無從反駁,否則就成了潑婦罵街。

    果然,聽到路粹如此直接的指責,不僅陳琳臉色非常難看,就連其他人都沉了臉,怒目麵視,敵意大漲。楊修見狀,身體微動,正準備出言緩和一下,孫策不動聲色的搖搖頭。楊修見狀,隻好重新坐了回去。他看得出來,孫策今是真想把這個問題談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