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驚詫不已。

    他和孫策相處多年,還是第一次看到孫策如此指責臣下,尤其是他敬重的人。這件事已經和司馬防沒什麽關係,而是直指荀彧本人。他用了“願意”二字,自然是指責荀彧消極抵抗,沒有主動積極的去理解新政,為大吳效力。

    這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態度問題。

    話到這個份上,荀彧自然不好再問。他再拜請罪,退出大帳,在帳外站了片刻,一聲輕歎,轉身對跟出來的楊修苦笑道:“連累諒祖,甚是慚愧。”

    楊修也很不好意思。“文若,你先回去。我找機會再問問。”

    荀彧拱手施禮。“那就有勞德祖了。德祖,我要回去閉門自省,就不打擾了。”完,躬身再拜,轉身離去。楊修眉頭輕蹙,沉吟了片刻,轉身回帳,見孫策坐在案前,臉黑得像鍋,心裏一緊。看來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嚴重,孫策是真的生氣了。

    “大王。”楊修收起笑容,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禮。

    孫策瞅瞅楊修,哼了一聲,神情略微鬆馳了些。他指指一旁的坐席,示意楊修入座,又命人取來一些酒食,稍用了一些。原本奏事的劉曄也跟著坐下了,默默的呷著酒,一言不發。荀彧為老臣們求情,將他推到了一個尷尬的位置。按理,他身為軍師仆射,更有機會進言,現在卻需要荀彧出麵,自然是因為他自私自利,不願意為別人出力。

    孫策命人去叫當值的尚書。時間不長,陳琳、路粹等人都來了,新入值的士孫萌也在。他們正在處理相關文書,因為離得近,看到了荀彧來請見。路粹消息靈通,知道司馬防見孫策的經過,也清楚荀彧和司馬防之間的關係,正在暗自猜測荀彧的來意,聽聞孫策召集議事,立刻意識到可能出了大事,莫名的興奮起來,入帳之後,搶占了一個好位置,鋪開了筆墨紙硯,準備記錄。

    “諸君,你們,我大吳行的是什麽道,儒乎?法乎?”孫策環顧四周,不怒自威。

    眾人互相看看,不約而同的吃了一驚。這個題目太大了,孫策又是如此鄭重,自然不能簡單的回應,萬一錯了,很可能會影響自己的前程。但不回答也不行,這麽重大的問題,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態度,否則如何能在如此關鍵的崗位就職。

    一時間,大帳裏鴉雀無聲,就連呼吸聲都被刻意抑製得極輕。

    過了一會兒,路粹眼珠轉了轉,握拳掩住嘴,輕咳了一聲。孫策看了過來。“文蔚,你寫過王莽的新政,對此了解甚深,且先。”

    路粹長身而起,拱手再拜。“大王有命,臣不敢藏拙,敢拋磚引玉,供大王參考,請諸君指正。”

    眾人知道路粹要借機表現自己,心生鄙視,卻又不好多什麽,隻有楊修笑了一聲。“路文蔚,你評王莽新政的係列文章一出,名滿下,這個問題還真是應該由你來回答最合適。”

    路粹佯裝聽不出楊修的調侃,麵帶微笑,拱手道:“大王,臣以為,我大吳之道非儒非法,亦儒亦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