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揚了揚眉,不置可否。

    地域歧視曆史悠久,而且長盛不衰,即使到了號稱自由民主的二十一世紀,地域歧視依然甚囂塵上,是人們茶餘飯後最熱門的談資,子腳下,皇城根兒,從來都高居鄙視鏈的最上遊。

    在這個時代,三河人就是最正宗的首都人,尤其是河南人和河內人。他們可能怎麽也不會想到,兩千年後,他們這片華夏文明起源地的首都人會淪為鄙視鏈的下遊,成為被鄙視的對象。

    如果對普通百姓來,所謂地域歧視最多也就是一些談資,於個饒影響並不彰顯,對郭嘉、楊修來,地域直接關係到利益,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借著征戰之機對三河人進行打擊,於公於私都是合情合理的,所以他們很自然的站在了一邊。

    孫策比他們開明些,但他也不能不考慮這個問題。江東處於這個鄙視鏈的下遊,入主中原,不可能不激起中原人——尤其是三河人——的反抗,朝廷的職位就那麽多,他們之間的競爭無法避免,衝突也遲早會來。借著這個機會打壓三河人,避免他們坐大,養虎成患,也是有必要的。

    況且他對司馬懿本饒確也沒什麽好印象,沒有必要因為他而得罪一大群人。

    孫策很自然的忽略了司馬懿,和郭嘉討論起調整關中人選的事。魯肅即將奔赴關中,主持關中軍務,關中的民政原本是打算交給楊修的,現在看來這不是一個合適的選擇,他需要重新安排一個人去關中主持政務,卻一時找不到合適人選。

    不是能力問題,而是身份問題。能夠主持關中民政的人很多,比如荀彧,比如鍾繇,但他們都是汝潁人,在汝潁饒勢力已經遍布朝野的時候,他不能再將關中交給汝潁人,既助長了汝潁饒野心,又激化了不同派係的利益衝突。

    郭嘉最後提了一個建議,調閻象回關中,但不是全麵負責關中事務,而是擔任魯肅的長史,協助魯肅處理民政。閻象是關中人,熟悉關中民情,能力也是不錯的,這十年在南陽主持新政,成績不錯,也積累了相當的經驗,回關中後可以大力推動新政的布局。再轉杜畿為涼州刺史。杜畿也是關中人,這幾個做荊州刺史執法嚴正,號為杜白虎,又有統兵經驗,應該能協助魯肅穩定關中和涼州。

    孫策接受了郭嘉的建議,打算和其他人商量一下,然後再作決定。委任太守要通過首相府,委任刺史要通過禦史府,都不是他能直接決定的,不像調動戰區督,他做出決定,樞密院行文就可以了。

    在正式的公文下達之前,孫策行文關中,要求楊修趕到洛陽述職。

    ——

    霸橋,長亭。

    楊修負手而立,微仰著頭,打量著遠處的長安城,嘴角帶笑,怡然自得。謝煚等人站在他身後,笑容滿麵。賈詡拱著手,靜靜地站在一旁,麵沉如水,看不出有什麽情緒。

    “文和兄,此次一別,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再見麵,你就不能高秀嗎?讓人看到你這模樣,還以為我是因罪被貶呢。”楊修拍拍賈詡的肩膀,朗聲笑道:“開心點,我就算有什麽失誤,也不至於有生命之憂,大不了閑幾年,遲早還能出仕。倒是文和兄你,這個機會難得,你可不能再明哲保身,韜光養晦。楊阜、閻溫等人雖有才華,畢竟閱曆不足,需要你再扶一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