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在周瑜身邊坐下,挽著他的手,笑眯眯地看著蔡邕。她知道蔡邕也很糾結。吳王要建翰林院,無論是學問還是資曆,蔡邕都是最佳的翰林院祭酒人選,但內朝三院不能不考慮平衡,如果周瑜做了樞密院祭酒,蔡邕這個翰林院祭酒就肯定做不成了。為了周瑜,蔡邕肯定不會爭,但要他一點遺憾也沒有,那也不太現實。第一任翰林院祭酒可是多少人要搶破頭的榮譽,蔡邕如果主動退出競爭,不知道多少人要撫額相慶。

    “公瑾還年輕,正是立功的好時候,回京太早了,還是阿翁再辛苦幾年吧。”蔡琰道:“再了,我阿翁剛轉大農,公瓘就轉樞密院,也不合父子之義。”

    蔡邕聽了,哈哈一笑。“那你們,這樞密院祭酒會是誰?不會真由大王自任吧,他也忙不過來。還有,國是院的第一任祭酒會是誰?楊文先,還是黃公琰?我看最近黃公琰很活躍啊,大有誌在必得之意。”

    “都有可能,但也都不好。楊公德高望重,身份又尊貴,擔任國是院祭酒當然沒問題,可是他自己願不願意,就不好了。至於黃公琰,他的確很適合,能和他競爭的人不多,隻是他為人剛直,討厭他的人也不少,大王怕是也有顧慮呢。”

    正著,周峻快步走了進來,在階下拱手施禮,匯報了一個消息,吳王派人來傳詔,朱俊到了建業,他要設宴接風,請周瑜前去做陪。如果蔡邕、蔡琰有空,也請一並出席。

    蔡邕與周瑜互相看看,相視而笑。他們知道,第一任樞密院祭酒的人選定了。

    ——

    隨著朱俊到達建業,內朝三院的人選漸漸浮出水麵。

    樞密院首席長官稱使,首任樞密使由朱俊擔任。作為漢末與皇甫嵩、盧植齊名,而且又是碩果僅存的老一代名將,朱俊擔任樞密使實至名歸,無人敢有異議,就連原本希望能再進一步的郭嘉都心平氣和的接受了。朱俊是會稽人,他出任樞密使讓會稽人欣喜若狂,揚眉吐氣。

    吳郡人對此不屑一顧。你們這些會稽雞得意之前,能不能看看國號是啥。

    翰林院首席長官稱大學士,首任大學士由蔡邕擔任。作為海內最知名的通儒,蔡邕擔任首任大學士同樣無人質疑。他剛剛完成的史書《襄陽漢紀》雖然名義上隻是一部草稿,而且是私家著史,卻已經獲得了無數饒交口稱讚。比史書更讓人稱道的是他對學術的不斷追求。他對這部史書並不滿意,古稀之年還在修改,打算再接再勵,再寫一部新漢紀,從目前披露出的幾篇文章來看,這部史書水平更高,史觀、史論都讓人耳目一新,有機會超過班固,直追司馬遷的《太史公書》,成為新時代的史書標準。

    國是院首席長官稱大長老,以合國是院皆是老臣之實。首任大長老由黃琬擔任。據原本楊彪是最佳人選,但楊彪婉辭,並推薦黃琬出任,吳王從善如流,接受了楊彪的推薦,請黃琬出任大長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