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孔明,大概有一百五十億左右。”

    周異搖搖頭,舉起兩根手指。“至少兩百億。”

    周瑜皺起了眉頭,吃驚不。他原本以為一百五十億就算多了,現在看來還是低估了,怪不是諸葛亮當時笑得有些古怪。“收入呢?”

    “大致持平,可能會缺一些,但缺口不會太大。隻是如今收入增長的勢頭漸緩,開支的增長卻有加速的征兆,尤其是軍費支出,而軍費支出中最大的缺口就是糧食。因為糧食緊張,今年建業的糧價已經漲了幾次,漲價的幅度是前幾年的總和。”

    周瑜沉默不語。他在路上已經考慮過這些問題,隻是沒想到會這麽嚴重。

    “有解決之道嗎?”

    “辦法自然是有的,但有一點很明顯,戰事規模不能再擴大了,否則糧食缺口越來越大,糧價控製不住,從事末業的工商之民先受影響,事必引起市井波動。工商是新政的核心,一旦工商之民不安,新政很容易引起非議,所以首相府提出一個建議,暫緩攻勢,遣返一部分兗州、青州的百姓,花幾年時間經營青兗和冀州。如果青充、冀州恢複生產,糧食的缺口自然可以補上。公瑾,大王召見你時,肯定會提到這個問題,你要做好準備,千萬不能貪功冒進,窮兵黷武,影響大局。”

    周瑜笑著點點頭。“怎麽,有人勸大王繼續用兵?”

    周異哼了一聲:“這樣的人會少嗎?大王平定冀州,半有下,不少人覺得大事已定,恨不得立刻進人關中,改朝換代呢。公瑾,別看秦淮兩岸歡迎你的人不少,罵你的人更多。出師三年,耕費錢糧無數,連一個牂柯郡都沒完全拿下,建議大王換將的人可不是一個兩個。見大王後,你最好主動請辭,免得讓大王為難。”

    周瑜笑笑。“我記住了。”

    父子倆又了一陣,分頭散去。雖然請了一假,周異還是要趕回公廨去處理公務。周瑜在院中站了一會,想著剛從父親口中得到的消息,對自己準備好的方案進行重新核算,發現要改動的地方實在不少。他有點明白了孫策的意思,讓他休息三不僅僅是因為離家太久,還是讓他有一個了解情況,重新準備的機會。

    “想什麽呢?”蔡琰從後麵走了出來。

    “夫人,我想進宮一趟。”

    “這麽急?”

    “形勢比我預想的要複雜,早一見到大王,早一點掌握情況……”

    蔡琰白了周瑜一眼。“你啊,就是沉不住氣。這麽大的事,差這兩三嗎?大王讓你先回家休息,就是讓你定定神,不要慌。有大王親自坐鎮,……”蔡琰伸手向上指了指。“塌不下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