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孫策得到了沮授的效忠,並沒有就此止步。他進一步闡述了自己的理念。

    為什麽不追擊劉備,進攻並州?他有兩個考慮:首先當然是進攻並州難度大。山區作戰不比平原,對進攻一方極端不友好。就算各方麵都有優勢,對方據守而險,耗你一兩年也正常。當年秦軍那麽猛,不照樣被廉頗拖得半死,不得不用離間計,騙趙王換上趙括,己方則換上白起,實施降維打擊。

    即使如此,秦國也因此元氣大傷,幾年沒緩過來。

    以孫策眼下的實力,他當然可以強攻並州,而且有把握不至於拖死自己,但他沒必要啊。等幾年又能如何,就算劉備占了並州,他還能翻盤不成?

    相比之下,他更願意再發展幾年,積攢足夠的力量,以泰山壓頂之勢碾碎劉備的夢想,讓他繼續流浪。眼下雖然也可以做到,畢竟要流一身臭汗。周瑜在益州與曹操、曹仁對峙就是擺在眼前的例子,雖未露敗相,取勝也絕非易事,短時間內還看不到取得實質性突破的可能。好在周瑜的目標也不僅僅是益州,所以他不著急,以戰代練,耐心地和曹操纏鬥。

    另外,他還有一個擔心,太史慈遲遲沒有出兵,遼東有可能出了變故。按照事先約定,太史慈應該率領遼東精騎西進,從草原上進攻幽州西部。如今他已經拿下中山大半個月了,太史慈還沒消息來,這不正常。在這種情況下,他當然不願意輕舉妄動,要將主動權控製在手鄭與其中途而廢,不如按兵不動,至少要等清楚遼東究竟發生了什麽事再。

    這些話當然不能對沮授。他要把境界拔得更高一些,讓沮授信服他的理念,而不是糾結於冀州的眼前利益。把自己的理想變成更多饒理想,並讓他們為之奮鬥,這才是領袖的魅力。隻靠自己一個人,就算渾身是鐵,能打幾根釘?

    他相信沮授能夠理解他的理念,接受他的理念。同樣的變化,他已經在張紘、虞翻、荀彧等人身上看到,相信這次也不會看走眼。沮授有這樣的智商,也有這樣的胸懷,換成田豐那樣的老名士就不太現實了,換成郭圖更是對牛彈琴。

    沮授聽得很用心。他能感受到孫策對他的期望,開始是感動——作為一個新降之臣,能得到孫策這樣的賞識和信任,他無法不感動,繼而是興奮——孫策本人對新政的闡述超出了他的預期,不僅讓他對新政的理解更全麵,而且拔高了一個層次,看得更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