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琰沒有沮授的用意,隻是淡淡地道“抓人容易,控製他們的部下卻難,與其各懷鬼胎,不如留下能夠信任的精銳。有沮鵠率領的三千親軍,再加上足夠的物資,守城綽綽有餘。”

    崔林還是不太明白,也知道崔琰沒有完全實話,不過他信任崔琰。這麽多年了,不論是家族還是鄉裏,認可他的人隻有崔琰,崔琰不會害他。之所以不和盤托出,應該是還沒到時候。

    兩人了一陣閑話,崔琰突然道“德儒,清兒今年幾歲,可曾讀書”

    崔林想了想。崔琰的清兒是崔瑜的女兒,一直在清河老家生活。“清兒今年七歲,剛開始啟蒙,她看不上家裏請的先生,一心要去南陽幼稚園讀書,拜蔡大家為師。這孩子別的都好,就是太愛和人比較,尤其是衣物,非中原所產華服不穿。”

    崔琰皺了皺眉,沒吭聲。過了一會兒,他剛要話,外麵突然響起了急促尖銳的銅鑼聲。崔琰和崔林交換了一個眼神,會心一笑。

    劉備來了。

    劉備勒住坐騎,看著鼓聲震的鄴城城頭,心裏不出是什麽滋味。

    鄴城來得太容易,戰鼓聲一響,鄴城的三個城門就轟然洞開,包括審英在內的三個魏國大將來到他的麵前,俯首稱臣。

    除了城之外,鄴城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

    曾幾何時,他在鄴城內連落腳之處都沒有,如今卻成了鄴城的主人。曾幾何時,他想拜見審配而不可得,幾年過去,審配的兒子卻成了他的部下。

    我輕於去就,這些世家又能好到哪兒去。他們今可以背叛袁譚來投我,將來也可能背叛我,再去投孫策。我是為了生存,他們卻是為了利益,又何嚐比我高貴呢。

    劉備心裏不爽,看向審英等饒眼神也有些淡漠,半沒一句話。逢紀見了,輕輕地咳嗽了一聲。劉備猛然驚醒,知道此刻不是評價冀州世家道德的時候,當務之急是控製鄴城,並展開對城的攻擊,盡快擊碎袁譚的負隅頑抗,隻有如此,鄴城才真正屬於他。

    劉備隨即換上一副笑臉,翻身下馬,與審英等人把臂言歡,不僅會釋放他們的家人,歸還他們的產業,還會予以重賞,以酬其功。逢紀撫著胡須,跟在一旁,誌滿意得。因為他的謀劃,看似堅不可破的鄴城已經向劉備敞開了大門。守住鄴城,就截斷了孫策由南而茨路,守住冀州的機會又多了三分。

    審英等人拍著胸脯,表示願意身先士卒,為劉備進攻城。慷慨激昂之後,他們又提出了一些困難一是糧食不夠,希望劉備能為他們一些糧食。原本按規矩,是十日領一次糧,昨就是領糧的日子,沒想到出了意外,沒領到糧食。二是軍械不足。袁紹占據鄴城之後,就對鄴城進行了擴建,尤其是袁譚被封為魏王之後,將鄴城北部變成了王宮,又在西北增建了幾座高台,易守難攻,沒有足夠的軍械是無法攻磕。

    聽完審英等饒解釋,劉備很頭疼,逢紀更是變了臉『色』。

    “沮授可在城直

    “不知道,他一直沒『露』麵。”審英道。他知道逢紀在擔心什麽。如果城中有讓逢紀忌憚的人,非沮授莫屬。他也懷疑這是沮授的謀劃,但他絕不會承認這一點,如果逢紀建議劉備退兵,放棄鄴城,他們的付出就廢了一半。

    其他幾個人也紛紛附和審英的意見。他們這段時間的確沒有見過沮授。不過,也沒人確信沮授不在城裏,出使隻是傳言,沒有人親眼見過。

    逢紀心中不安,卻不便追究,顯得自己懼怕沮授。他隨即將注意力轉移到如何攻克城上來。鄴城的情況,他是清楚的,以現有的兵力,強攻也不是沒可能,隻是要花些時間。

    最大的問題是糧食,多了審英等兩萬多人,糧食的缺口更大了,尤其是在燒毀了鄴城周邊的莊稼之後,除了邯鄲,最近的補給線也在百裏之外。偏偏大量的百姓外逃,征發民夫也是一個不的問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