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心裏有磷。

    這些話不像是毋丘興能得出來的,應是賈詡所言。既然如此,那賈詡應該清楚下大勢如何,以他的性格,也許會為西涼人和自己爭取一些好處,卻不太可能逆勢而行,知其不可而為之。

    那不是他的作風。

    有了這個前提,接下來的事就好辦了。就算賈詡最後鬥不動法正,也能給法正找些麻煩,爭取點時間,他也不用在這個時候調蔣幹去長安,可以按部就班的解決冀州、幽州,步步為營。

    “你對當前的形勢如何看?有什麽想法,不妨直言。”

    毋丘興大喜。能直接向孫策進言是他夢寐以求的機會,他已經等了半個月了,此刻機會出現在麵前,自然不能放過。他謙虛了幾句,侃侃而談。簡述了一番下形勢後,他著重提醒孫策注意河東。

    雖然孫策在江南屯田吸引了大量人口,江南的經濟提升迅猛,但統稱三河的河東、河內、河南再加上弘農依然是不可替代的中原腹心。這四郡是京畿的關東部分,也是中原的核心區域,有良田,有水利,隻不過因為戰亂,人口不足,所以經濟上一時受困,潛力卻不可忽視。

    河東尤其如此。

    河東有鹽有鐵,經濟可以自足。向北可與並州相連,太原、上黨有山有水,還有盆地,能攻能守,民風剽悍,就連士人都是文武雙全,向來是出名將的所在。向西可以經蒲阪入關中,是關中門戶,比武關更便利。如今子新沒,朝中無人主持大局,賈詡、胡軫又在,如果能裏應外合,奪取關中,打通關東、關西,大事可成。

    孫策沒有直接表態。毋丘心法有一定道理,卻也失之狹隘,他隻看到了河東,卻沒看到全局,眼界不夠。河東固然重要,但不擺平冀州就進取關中絕非明智的選擇。至於賈詡、胡軫,就算能夠合作,那也隻是盟友,不是部下。賈詡占據了關中之後,能不能順利的俯首稱臣,現在還不好,要看形勢而定。

    孫策與毋丘興談了一路,已經明白了賈詡的心思。毋丘興是個人才,但還沒到出類拔萃的地步。此人如果仕途順利,二千石是極限。如果不順利,或者誌大於力,不定還有跟頭要栽。他的賦不足以承擔賈詡的野望,賈詡對他是利用居多,視為衣缽傳饒可能性不大。

    談完之後,孫策勉勵了毋丘興幾句,拱手作別。

    經過定陶,與袁衡等人匯合,一路向南。孫策命人將袁權請上車。袁權有些意外,不過等孫策將袁耀要休謝憲英,娶呂環為妻的事一,她立刻明白了。她繃著臉,一言不發,沉默了良久,點點頭。

    “多謝大王,妾知道了。”

    “你準備如何處理?”孫策很關心這件事。他雖然不相信什麽宿命論,但具體到這件事,他總覺得有點怪怪的。他實在不明白袁耀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換成孫權或者孫翊,他或許能夠接受一些。

    袁耀看了孫策兩眼,突然笑了,刹那間如寒冰乍破,春回大地。“還能怎麽處理?打一頓就好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