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這麽,如果不是有他這個穿越者做對比,子就是少年英主的標準。曆史上的他在曹『操』的『淫』威下苦苦支撐二十多年,無力回,隻能放棄,如今曆史的車輪改變了方向,他就乘勢而起了。如果從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子很快就會超過袁譚,成為他有力的競爭者,甚至可能比占據益州的曹『操』還要危險。

    他當然可以戰勝子,但時間會比他預期的更長,付出的代價也會更多。

    “張相是尋求與子決戰”

    張紘道“如果有這樣的機會,就不能放過。有備無患,大王應該做好決戰的準備。江東這些年戶口日增,墾田日多,但消耗也大,積儲的餘糧並不多,對峙或許有餘,進攻卻難免不足。萬一戰事遷延不下,或許就是兩敗俱傷之局。”

    孫策籲了一口氣。他理解張紘的擔心。江東這幾年發展很快,在其他各州人口都在下降的時候,江東卻在上升,而且是迅速上升。因為有好的政策,大量百姓從司州、兗州、青州南遷,最後在江東富集,幾年之間,江東的人口幾乎翻了一倍,江東的墾田速度跟不上戶口的增加。加上重工商,吃飯的人太多,尤其是立都建業之後,文武官員的家屬陸續遷來,大量的寄食人口讓江東的糧食供應出現了緊張。

    這不是一個饒問題,是所有饒問題,他和他的團隊都沒有足夠的施政經驗,對發展太快帶來的不平衡預見不足。這也是他希望能盡快推廣宿麥的原因。宿麥是旱地作物,可以利用大量的山地,能緩解糧食緊張。他最終的目的是實現稻麥輪作,一年兩熟,可是現在還有一些麻煩,至少一兩年之內還無法解決。

    江東目前的存糧不足以支撐大規模、長時間的戰事。如果子、袁譚不主動進攻,選擇對峙、消耗,長時間來看,他有絕對的優勢,隻要能渡過這兩年,解決輛麥輪作的問題,他就不用擔心缺糧,可是這一兩年的日子就不太好過。萬一再出現其他重大變故,難免捉襟見肘。

    抓緊時間從交州運米,做好充足的準備,或是與子決戰,或是對峙,都會從容得多。如果有機會決戰,他也不用瞻前顧後,擔心糧食不足,難以為繼。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讓中軍水師盡快成軍就成了關鍵,自然也就顧不上蔡瑁等人會怎麽想了。

    “張相,你盤底一下家底,看看我們究竟有多大的缺口,資金夠不夠。”孫策撓撓發梢。“如果缺口比較大,就分一部分配額給荊襄係。不給點利益,終究是封不住他們口的。”

    張紘讚同孫策的意見,蔡瑁貪財,如果一點好處也不給他,他肯定有意見,明的不敢,暗中難免消極,荊州係的商稅對吳國的經濟平衡很重要,在這麽關鍵的時候,寧願多支出一些費用,也不能出現不必要的波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