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紘苦笑。 在洛陽遊學的經曆讓他深知結黨的惡果,他也知道孫策對此很敏感,所以盡可能避免推薦同鄉到關鍵位置上。陳矯與他同郡,之前一直無聲無息,突然提擢,很容易讓人以為他有私心。

    “大王,陳矯是有些能力,但他和麋芳都是徐州人,不合適。”

    孫策清楚張紘的擔心,笑道“張相毋須擔心,我會讓徐琨做薦舉人,你按照規定審核一下陳矯這些年的履曆即可。”他頓了頓,又道“諸事草創,有賴張相與諸卿相佐,固當有所顧忌,卻也不能因噎廢食。你催一催黃公,請他盡快拿出官員考功的辦法,哪怕是草案也行,擇其可行者試行,有不足之處,視施行情況再改就是了。指望一出手就完美無缺是不現實的。”

    張紘很感激,躬身領命。他受孫策信任,成為首相,主管吳國的政務,但他的實踐經驗不多,除了之前主政南陽數年,他之前並沒有執政經驗,有些事處理起來不太好把握尺度。如果有人想找他麻煩,很容易找到把柄,所以他格外謹慎,有時候甚至有些保守。孫策考慮到了這一點,將責任領了過去,要由徐琨出麵薦舉陳矯,這樣就算有人想拿這件事道也要考慮一下是不是惹得起徐琨。

    孫策對他的信任和愛護讓他深有得遇明主之幸,也為當初接受孫策的邀請而慶幸。當初孫策派蔣幹去請他,他最擔心的就是孫策和項羽一樣,現在看來,這個擔心根本沒有必要。

    “大王,臣以為,交州運米宜早不宜遲,為了能遲快成軍,可以從麋竺麾下調一部分將士為骨幹。”

    孫策有些不解,示意張紘接著。

    麋竺是麋芳的兄長,他一直負責與海商有關的具體事務,但他的管轄範圍是幽州方向,交州方向是蔡瑁的荊襄商人在負責。但荊襄商饒實力太強了,他們不僅控製了交州的生意,巴蜀方向方向的生意也占了很大的份額。蔡瑁支持黃月英試製新船,就是要搶新技術的應用,一旦他大量使用這種新式海船,他在吳國的整個商業係統中所占的比重將超過八成,必然會打破平衡。

    正因為如此,他才考慮再建一支中軍水師,分擔一部分交州的業務。蔡瑁就算膽子再大,也不敢和中軍搶生意。可若是麋竺派部下支援麋芳,『性』質就不同了。蔡瑁及荊襄係會認為這是麋家兄弟想從他們手中爭奪利益。以張紘的智慧,不會看不出這樣的問題,他這麽提醒自然有不得不如茨原因。

    “大王,袁譚統二十萬大軍,滯留兗州不前。子傾關中精銳而出,駐留河內,不越河南一步。種種跡象表明,他們自知非大王之敵,不敢冒進,欲以守代攻。大王,袁譚或許不足言,可是子這麽想,卻非下幸事。”

    孫策若有所思。張紘提醒得對,冀州無險可守,袁譚不足畏,可是子不同。關中易守難攻,又有關中平原,如果子閉關自守,勢必要多費手腳。假如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子這幾年的進步令人刮目相看,年方弱冠,手提三萬精銳,故都在望,卻能控製住自己的虛榮心,駐留河內不進,這份忍『性』絕非普通人能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