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得到消息,也很無語。幾萬步騎,被一道籬笆擋了十幾,雖他無意強攻,也覺得很丟臉。

    奪取沙洲之後,劉備又渡過黃河,趕到平津關。平津關空『蕩』『蕩』的,不僅沒有人防守,連老鼠都沒有一隻。倉庫裏自然也是幹幹淨淨的,倒是像特打掃幹淨寥子進駐一般。

    子沒有進駐洛陽,他就駐紮在平津關,隨時準備撤回河內。

    今,子在劉備的陪同下,祭掃光武帝的原陵。在光武帝的墓前,他閱讀了親,懇請光武帝的在之靈保佑他中興大漢。念到動情處,想起這些年的不易,他泣不成聲。

    劉曄、劉備等人在一旁陪著垂淚。

    祭拜完畢,子登上北邙山,遠望舊都和祖先的陵寢。洛陽城內外鬱鬱蔥蔥,卻沒有皇家威嚴,隻有衰敗之氣。久無人居,洛陽城已經荒廢,到處是野草雜樹,連城牆上都長滿了野草。子看了,又忍不住心酸落淚,涕下沾巾。

    轉眼間,離開洛陽十年了,走的時候他剛剛十歲,被董卓的大軍『逼』得西行,惶惶不知終日。如今他年方弱冠,率領數萬步騎,看似威風凜凜,但他心裏非常清楚自己有多少實力,實在高興不起來。

    “當年董卓『亂』政,盜掘皇陵,火燒洛陽,袁紹以盟主自居,擁兵十餘萬,卻不敢西進一步,隻有曹『操』、孫堅主動進攻,曹『操』敗於滎陽,孫堅最後攻入洛陽,收拾宮室,掩埋帝陵,堪稱是大漢忠臣。如今他的兒子孫策卻成了大漢最大的威脅,實在令人唏噓。父與子,血脈相同,如何能一忠一『奸』,相去萬裏?”

    劉曄不緊不慢地道:“孫堅雖忠勇,卻不守禮法,不知教育子弟。他當年殺王睿、張谘,正是今日孫策殺戮世家之先聲。且孫策為逆,孫堅視而不見,隻知遠走交州,又有何忠義可言?”

    劉備附和道:“令君所言甚是,不讀書,不受聖人之教,終究難成大器。”他又歎了一口氣。“備如今也是後悔莫迭,當初隨盧師讀書,不知用功,以至於今日一無是處。若非陛下不棄,怕是要孟浪一生,九泉之下,不僅愧對劉氏列祖列宗,也愧對盧師。”

    劉曄翻了個白眼,沒接劉備的話頭。子卻點零頭。“亡羊補牢,猶未晚也。若孫策亦能如卿,痛改前非,那可真是大漢之幸,下之幸。”

    一旁的馬超沒忍住,“噗哧”一聲笑了。劉備臉有些發燙,本想附和子幾句的,也不好意思開口了。子斜睨了馬超一眼。“馬卿覺得朕所言可笑?”

    馬超連忙收起笑容,拱手施禮。“臣失儀,請陛下恕罪。隻是……吳王執『迷』不悟,怕是改不了了,要想他回心轉意,隻能以武力征討。左將軍本是做先鋒的最佳人選,可惜關羽不在,張飛又無戰意,左將軍有心無力,隻能感慨幾句。起來,畢竟是隨盧公讀過書的人,臣就不出這麽有見地的話。”(三國霸王移動版閱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