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咳嗽了一聲。“如果有一,這些百工之士設計出比戰馬還要快的戰車,那又當如何?”

    郭圖麵色變了幾變,隨即又笑道:“比戰馬還要快的戰車?這怎麽可能?公與,你想得太多了。”

    “我也隻是想想。”沮授哈哈一笑,眼中卻露出幾分神往。“可是誰又敢一點可能沒有呢?如果真有那一,饒智慧可以超過蠻力,我中原衣冠何懼草原上來去如風的蠻夷?”

    郭圖沒吭聲,不以為然。

    袁譚撚著手指,若有所思。過了片刻,他一聲輕笑。“公與得有理,人力再強,不過舉鼎,馬速再快,不過千裏,體力終究有限,智慧卻有可能是無限的,我們都是隻知使蠻力的野蠻人,不配做他的對手,隻配做他的磨刀石。”

    郭圖咳嗽了一聲:“君侯何必如此沮喪。王道、霸道可雜用,智慧與武力也不可偏廢。君侯若是覺得孫策所行之道可取,將來擊敗他之後再行也不遲。兩軍相爭之時,還是要以生死為重,隻有勝者才有機會實踐心中之道,敗者連命都保不住,又如何行道?”

    袁譚不置可否的點零頭。

    見袁譚意誌消沉,沮授又心思不屬,郭圖提高了聲音,提醒他們放棄那些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的想法,將話題拉回到當前的形勢上來。不管孫策為什麽會班師,他三麵受敵的形勢是事實。在孫策離開荊州之後,周瑜、黃忠有可能會放緩進攻節奏,魯肅也會將戰線控製在弘農一帶,與河東的賈詡、董越及關中的子三方對峙,朝廷和曹操展開反擊的可能性都不大。有可能打開局麵的戰場隻有青州,隻有青州實現了牽製孫策主力的目標,益州、關中才有可能發起反擊,形成對孫策的包圍。

    如何攻取青州,就成了整個形勢的重中之重。

    考慮到孫策回到江東,隨時可能北上增援,郭圖建議催促劉備派騎兵增援。青徐的地勢適合騎兵奔馳,以步卒攻城,以騎兵深入侵擾,截斷援軍,切斷糧道,是最穩妥的戰法。考慮到劉備與孫策的關係,他麾下的大將關羽、張飛統兵出戰的可能性不大,最好是要求劉備本人出戰,牽招為副,如果劉備不肯,那就退而求其次,命牽招統領幽州漢胡騎兵助陣,這樣對雙方都比較穩妥,不至於互相猜忌。

    沮授表示讚同,又增加了一條,形勢危急,不能瞻前顧後,盡可能征發冀州的所有兵力,形成五位以上的兵力優勢,爭取一戰建功。

    袁譚欣然從命,一邊命人通報田豐,讓他與冀州世家洽談,征兵征糧,一邊請何顒去一趟兗州,與曹昂、陳宮等人見個麵,順便迎接朝廷的使者太仆韓斌,共商大計。

    .。妙書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