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理解劉曄的慎重,但是這更提醒了他一點:朝廷的士氣太低落了,急需一場勝利來提振一下,而眼前正是一個好機會。蔣欽再有賦,畢竟不是魯肅,兵力也少得多,擊敗他總比擊敗魯肅的難度要一些,這正是一個最好的試手機會。

    如果連蔣欽都不敢麵對,還有勇氣麵對魯肅,麵對孫策嗎?

    子隨即下令皇甫堅壽統領前鋒一萬精兵,向弘農進發。考慮到地形不利於騎兵作戰,他將統領騎兵的副將張遼換成了統領步卒的高順。高順也是呂布的部將,滿足兼用並涼饒原則,而且高順率領的步卒戰力極強,號稱陷陣營,很適合這種不便兵力展開的地形。

    皇甫堅壽、高順領命,帶著一萬人趕往弘農。

    子隨即又派人渡河,與董越聯絡,希望他能出兵攻擊陝縣,吸引魯肅的注意力。如果有必要,最好能安排一部分騎兵奔襲河南,尋機切斷魯肅的退路。如果董越抽不出兵力,朝廷可以分出一部分騎兵執行這個任務。

    斥候來往,輕騎飛馳,一道道詔書來往,弘農、陝縣的氣氛再次緊張起來。

    ——

    柏穀。

    高順登上一側的土坡,極目遠眺。

    對麵是南北向的衡嶺,過了衡嶺就是弘農城的西門。這是一道山口,兩側是十餘丈高的山坡,中間是大約不到一丈寬的通道,江東軍用樹幹紮成的拒馬塞住了通道,手持刀盾、長矛的將士站在拒馬的後麵,兩側的山坡上站著幾十名弓弩手,位置看起來並不嚴整,但仔細一看,卻能看到這些弓弩手的覆蓋麵非常廣,弓和弩的配置也非常合理,基本上進攻的士卒都在他們的打擊範圍以內。還有一些刀盾手、長矛手散在四周。

    士卒數量不多,但甲胄齊全,比陷陣營的裝備還要好一些。高順既有些緊張,又有些興奮,這次要遇到真正的對手了。他隨呂布征戰十餘年,也遇到過不少對手,但真正能讓他重視的對手非常有限。並州人口少,也不夠富裕,很多將領都舍不得購買裝備,包括呂布在內。呂布麾下十餘偏將、校尉,所領士卒全部裝備鐵甲的隻有他一個。

    因為他不喜歡享受,所有的錢都投到了士卒身上,平時也沒什麽愛好,就是和部下泡在一起練兵。所以他的部下裝備最全,訓練也最刻苦,大數百戰,贏得了陷陣營的赫赫威名,成為呂布麾下最強的步卒。

    陷陣營本身就是一個榮譽,陷陣士很多,可大多是臨時招募,成建製的存在非常少。因為高順在無數次的戰鬥中證明了自己,證明了陷陣營的價值,呂布才同意陷陣營的長期存在,盡可能的優先供應陷陣營的要求。子賞賜諸軍南陽軍械,呂布身份特殊,得到了兩百套,有三十套給了陷陣營。

    但是今,麵對對麵江東軍,高順沒有裝備上的優勢,隻有劣勢。陷陣營還能不能一如既往的贏得勝利,他自己心裏也沒底。

    。m.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