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進行得很順利,幾乎是皆大歡喜。

    立功將士得到了賞賜,涼州百姓得到了土地,宗室得到了實際權力,子得到了兵源和效忠。

    最大的受益者是涼州士族。他們不僅得到了京兆尹和扶風太守兩個職位,而且有數萬涼州將士為根基,成為朝廷不可或缺的頂梁柱。涼州籍的士人因此遍布朝廷內外,在宮裏為郎症侍衛,在宮外擔任士家的校尉、都尉。

    有關東籍的大臣表示反對,提醒子兵權集中涼州人手中對朝廷不利,但他們一來沒什麽話語權,二來遭到了宗室的強烈狙擊,隻得偃旗息鼓。本朝推行儒術,宗室有名無實,隻能食俸祿,不能治民,如今終於有機會掌兵治民,與子共治下,享受劉氏子孫應有的榮耀和責任,誰想阻止,誰就是他們的敵人,不用人招呼,必群起而攻之。

    涼州士人不能在朝堂上出言不遜,他們無所謂。關東籍大臣以儒生為主,學問雖然好,引經據典,出口成章,奈何隻是嘴上功夫,根本沒人聽他們的,被宗室子弟一陣冷嘲熱諷,灰溜溜的徒一旁。

    荀彧看在眼裏,很不是滋味。

    也不是所有人都開心,後將軍馬騰就很不舒服。他隨子出征,雖有斬獲,功勞卻非常有限,賞賜也不多。如果想得到更多的土地,他就隻能將部下納為士家。雖子承諾,他的部下還是他的部下,不管是戰時還是平時都由他指揮,不會有別人『插』手,但他還是不安心,總覺得自己是個局外人。他祖籍關中,可是在關中沒有根基。他的部下是西涼人,但他又與涼州士族沒什麽來往。孤立無援,兩麵受氣。

    朝會快要結束的時候,馬騰出列請奏,請求出鎮武都、隴西。他的理由很簡單,他的部下以騎兵為主,不會耕地,而且戰馬需要大量的牧場,吃糧食的消耗太大。關中牧場有限,不如隴西、武都適合。

    子早有準備。他對韓遂、馬騰一直抱有戒心,韓遂已經主動退出了關中,馬騰再退出,關中就沒有真正能威脅他的力量了。他欣然同意,安排馬騰去武都、隴西,配合曹『操』征討宋建。為了表示對馬騰的感謝,子下詔,轉馬騰為襄武侯,增邑一千五百戶。

    退朝之後,馬騰隨即讓馬超去請蔣幹。當初孫策曾答應馬超,如果他能出鎮武都,孫策可以提供一些淘汰下來的軍械,讓他去和羌人做生意。現在形勢變化,馬超被留在了關中,馬騰卻出鎮武都,他希望孫策還能履行舊約。

    對馬騰退出關中,蔣幹很意外。他沒有立刻答應馬超,隻是同意向孫策匯報。孫策如何決策,他沒有把握。馬家父子做人不太地道,先是隨意提價,一匹普通戰馬都能賣出上等戰馬的價格,後來馬超又離開孫策,返回關鄭如今馬騰又離開關中,坐視子掌握關中兵權,絲毫不顧及孫策的利益。既然他對孫策已經失去了作用,孫策又得到了遼東,基本解決了戰馬來源,馬家還想繼續占便宜,未免有些不知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