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報完畢,方書安先行出來,官員們商議著其他的事情,通道上隻有一人,不知何時,他已經出了一後背的汗。

    皇帝果然不簡單啊,盡管自己的方案將他們震懾住,但是也感受到來自帝王的壓力。

    泰昌當太子的時候,一副老實巴交的樣子,讓人們覺得是個憨憨。

    若是他一直保持剛開始的狀態,那麽內閣便不用過分顧忌帝王的感受,甩開膀子邁步幹就是。

    現在看,能在太子位置上安穩多年,就是萬曆想拿下他換人都辦不到。

    其人,怎麽可能簡單?

    放眼前朝,廢太子劉據,湣太子李承乾,都是在太子位上幹的太久,最後沒能耐得住,喪失登上大寶的機會。

    看看泰昌,長子身份二十年才立為太子,太子位上又是二十多年隱忍,才有機會成為皇帝。

    所以啊,誰敢自己比他更聰明?

    以前人家鐵憨憨的形象,不過是保全自己的手段。

    現在掌控下,又鞏固好權利,是時候展現自己本性。

    出宮的路上,方書安在想,泰昌究竟是真的想要幹,還是隨口一,給工部施加壓力。

    今年還不到年底匯總統計之時,但是他覺得,去年的盈餘加上今年的盈餘,幾百萬兩是有的。

    如果按照泰昌現在的治理水平,控製在幾百萬修建好三大殿,不是沒有可能。

    嚴世蕃修葺,也就是三百餘萬兩白銀。啟年間再重建,是六百萬,其實要考慮到白銀大量輸入以後的通貨膨脹,還有金絲楠木在收購以及運輸過程當中讓人胡亂加價的部分。

    嚴世蕃不用多,嘉靖不理朝政,票擬決策大權在他父親嚴嵩手裏,中間有多少水分,鬼才知道。

    至於啟,能控製的部分也極為有限。

    泰昌不一樣,現在他除了有錦衣衛和全新的東廠為他發覺上遊材料的貪腐,更有一招監稅司能用。

    三個手段一起使用,最大限度降低金絲楠木的成本也容易辦到。

    其他的則是建造過程當中的人工費用,三大殿都是木質結構,榫卯是最為消耗工時的事情。

    市井匠人們沒有工部以及營造局那麽好的技術,無法擔當關鍵榫卯工藝,但是在一般活計上沒有問題。

    問題越想越難,沒有一點簡單之處。

    方書安隻好搖搖頭,算了,三大殿的事情,以後慢慢再議,現在更為著急的是災後重建工作。

    他們的時間不多,回去就要開始準備,爭取用最快的速度施工,在黃葉落盡的時候,要讓百姓們搬進去。

    冬日嚴寒,普通的帳篷,根本沒有辦法讓百姓過冬,要是耽誤到那時候,恐怕會造成數量不的寒冷致死案例。

    那樣的話,內閣的壓力會大很多,而官員們肯定會將矛頭指向他們,瘋狂攻擊,最後借機再將方從哲拉下馬。

    不過,方書安不幹沒有把握的事情,給災民們重建,朝廷在各方麵都能大開方便之門。

    數萬受災民眾,光是勞動力就能騰出來很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