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別人都很滿意,但是方書安依舊覺得差了不少。

    歸根到底,還是在於平板玻璃的生產工藝上。以現有的平板玻璃技術,想要生產出來全部是透明的玻璃,還是有些難題。

    例如此次為了顯示效果,方書安將一些人們視線難企及的地方換上了透光度差的玻璃。

    真正能像後世一樣,實現全部沒有變形並且透光率很好的情況,還是很有難度。

    究其原因,一個是生產技術,一個是工藝水平。

    要知道,時間進入0世紀50年代以後,世界上主要有三種生產平板玻璃的方法。

    分別是:英國皮爾金頓浮法、美國匹茲堡浮法、中國浮法三種。

    而他們三者都是用金屬液,也就是錫液生產平板玻璃的典範。

    簡單來,浮法玻璃生產的成型過程是在通入保護氣體氮氣的錫槽中完成的。熔融玻璃從池窯中連續流入並漂浮在相對密度大的錫液表麵上,在重力和表麵張力的作用下,玻璃液在錫液麵上鋪開、攤平、形成上下表麵平整的玻璃,隨後經過硬化、冷卻後被引上過渡輥台。

    輥台的輥子轉動,把玻璃帶拉出錫槽進入退火窯,經退火、切裁,就得到浮法玻璃產品。

    浮法與其他成型方法比較,特點明顯:生產高效、沒有波筋、厚度均勻、上下麵平整,產品能耗低、成品利用率高、勞動生產率高、連續作業周期長。

    對於浮法玻璃來,由於厚度的均勻性比較好,其產品的透明度也比較強,因為經過錫麵的處理,比較光滑,在表麵張力的作用下,形成的表麵比較整齊、平麵度比較好。

    所以它透明性、明亮性、純淨性好,室內光線明亮。

    按理,這樣工業上的突破,花錢買專利生產就是,可惜啊,總有些勢力並不像這樣看這著種花家崛起……

    上世紀50年代末,英國皮爾金頓玻璃公司向世界宣告平板玻璃的浮法成型工藝研製成功,這是對原來的有槽引上成型工藝的一次革命。

    一時間,一股股浮法熱流匯成“浮法狂飆”席卷世界。世界上許多國家不惜巨資爭購皮爾金頓專利,短短時間,就有眾多國家上了0多套生產線。

    當時可是賺了大錢。

    買專利不僅僅是專利權,還有配套的設備,這些都有他們提供,設備本身價格不菲,何況還要有各種易損件和檢修之類,需要一直投入,那可是能一直賺錢的路子。

    專利是一錘子買賣,但是硬件可是需要不斷維護以及更新。

    就是這樣賺錢的生意,主家也有往外推客人的時候。

    當時的洛陽玻璃廠,對浮法也是念念不忘,便想著去買一套回來。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洛陽玻璃廠卻用自己的熱臉貼了冷屁股!

    人家根本搭理都不搭理!

    這怎麽能行!

    巴統的存在,皮爾金頓對中國搞起了技術封鎖。

    沒得買的情況下,西浮法玻璃的研製、生產必須自己走路,最後爭取走到讓別人無路可走。

    好在當時在東歐某些友好國家有皮爾金頓法的生產線,一些專家前去學習之後,心裏有了大致印象,便決定展開自己的研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