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在遼東的技術能力和安保情況,方書安還是決定將這門技術帶回京城再進行試驗。

    他眼中的目標不是別的,正是鑄鐵爐子。

    相比起其他的采暖設施,鑄鐵爐絕對是跨越文明的發明。

    事實上,真正普及鑄鐵爐子還是要等到華夏鋼鐵產量過剩之後才出現。

    此前無論是建築業上的盤條鋼還是其他場合用鋼,伴隨著華夏基礎建設的發展,鋼鐵一直是供不應求的狀態。

    隻有等到進入新世紀,整個華夏特別是河北省成為全世界鋼產量第一大地區後,才有富餘的鑄鐵來奢侈的鑄造采暖爐。

    彼時的鋼鐵產量多誇張呢,有種法是世界第一是中國(不含河北),第二是河北(不含唐山),第三是唐山(不含瞞報)……

    可見,華夏民族缺什麽就容易得什麽恐懼症,鋼鐵不足恐懼症讓他成為一個產能超過後邊九個總和的可怕存在。

    同樣還有火力不足恐懼症,在抗戰以及東邊半島上被鬼子和山姆鬼子火力壓的喘不過氣來,於是就拚命的發展大炸逼。

    以至於在南邊那場戰爭過程中,華夏也做了一把地毯式覆蓋的土豪,不單單是單層覆蓋,是反反複複覆蓋好幾遍。

    對麵有水泥工事,炮火覆蓋;

    對麵有水櫃連,炮火覆蓋;

    對麵有汽車連,炮火覆蓋;

    對麵有步兵連,炮火覆蓋;

    對麵有……嗯……可能有幾個敵人……怎麽辦?

    算了,炮火覆蓋吧……

    據當時開往前線的列車,都是一列一列的15加榴、10火、10加、1加、1榴的炮彈。

    那是必須要打完,打不完之後臨期,回來銷毀更加麻煩……

    真是第一次在戰場上成為大戶……

    話回來鑄鐵爐的發展,在其開始推廣時,哪怕是在基層農村,家用鍋爐以及暖氣已經普遍推廣,所以鑄鐵爐並未能成為一項能夠引起轟動的發明。

    但是在有些場合,他發揮的作用實在是太明顯了。

    此前人們用的煤爐都是鐵皮製作,中間填上土製保溫層,最後裏邊是耐高溫的內壁,如此一來就是個簡單的煤爐,不但能夠取暖,還能夠日常做飯使用。

    雖然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能耗,但是散熱性能並不理想,尤其是房間比較大時,一個爐子的作用有限。

    但是鑄鐵爐就不一樣了,由於沒有厚厚的保溫層來約束溫度的傳播,因此帶來的散熱能力是數倍增長,在舊式煤爐麵前,簡直就是吊打。

    如今遼東的溫度本就比後世寒冷,普及暖氣什麽的集中供暖更是想都不要想,因此,鑄鐵爐是眼下最為高效的采暖方式。

    如果能解決這些,那麽整個遼東直到奴兒幹都司的屯田計劃都將成為現實。

    不過,現在的鑄鐵對於大明來仍舊是寶貴的資源。

    如果能解決鑄鐵問題,大批量生產,將煤爐的價格降下來,對於大明的意義重大。

    其實,華夏的液態煉鐵的技術發展的很早。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