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前世的前任便是食品行業畢業,還曾經幫過忙做畢業設計,與她一起製作可衝調成粥的壓縮餅幹。

    方書安知道任務目標以後,便和孫傳庭,再有數位糕點師傅,一起開發起他在大明的標準化食品行業。

    如果之前的發明創造都麵臨工藝難題和創新,那麽現在要做的事情則不然,以大明現有的工藝水準,完全可行。

    隻不過一直沒有人向這方麵摸索,所以沒有特別好的行軍應急軍糧。

    麵粉、糖、食用鹽、白糖、油、榛子、鬆子、核桃、葡萄幹、杏仁,以及各種香料。

    看著麵前的各種原料,孫傳庭有些納悶,“書安,你是打算弄點心麽?那些東西或許方便攜帶,但是不耐吃。”

    酥餅、千層餅等食物,大明自然不少。

    但是他們有個特點,麵製品不能做的過於堅硬,否則難以下嘴。

    但若是鬆軟的話,又會體積變大,需要攜帶的太多。

    “老孫,莫要著急,我這東西做出來,不但方便吃食,還方便帶著,若是想喝點湯水,直接扔進壺裏晃上時候,便能成為粥。不過,我有一個問題,咱大明的白糖,都是這麽白?”

    方書安有些不敢相信,都糖提純是一項很晚才有的技術,若是那般,大規模用白糖可就費勁了。

    孫傳庭先是一愣,進而哈哈大笑,“我還以為你什麽都知道,原來白糖的事情你並不知。”

    華夏是製糖業的鼻祖,唐宋之時,盡管製糖業突飛猛進,但是生產雪白顏色的白糖,無論技術還是成本,還都是樁難事。

    直到明中期,新穎的“黃泥水淋糖法”橫空出世,才漂亮攻克這難題。

    黃泥水淋糖法,即將甘蔗榨汁後火熬,先按常規方法製成黑砂糖,然後把製好的黑砂糖放入瓦製漏鬥裏結塊,再把黃泥水澆入漏鬥產生反應,就能得到雪白的白糖。

    這個操作最早出現在福建,隨後火遍大明各地,更成了世界製糖史的裏程碑:低成本的簡單技術,輔以明朝“蔗車”等新型製糖裝備,曾經昂貴稀少的白糖,就這樣快速生產出來。

    如此火熱生產,也叫大明的“白糖出口”異軍突起,成了直追絲綢瓷器的火爆產業:“隆慶開關”後,每年輸往倭國數萬擔白糖,號稱“海上馬車夫”的荷蘭船隊,也靠向歐洲倒賣明朝白糖賺差價。

    異軍突起的英國船隊,已經開始動輒數萬擔的進貨量。

    在大明已是“白菜價”的白糖,已經風靡世界。白花花的糖,賺足西方世界白花花的銀錢。

    當然,現在開海並非全開,白糖出口並不在大明自己手裏,若是他們知道白糖的利潤有多驚人,早就自己打造無敵艦隊,滿世界賣貨去了。

    不需要搶劫別人,緊緊依靠販賣茶葉、絲綢、瓷器、白糖,就能富甲下!

    再正題。

    如果隻是幹食,那緊緊能夠作為應急軍糧使用,若是可做粥,那就是戰略糧食了。

    孫傳庭神色嚴謹,眼神裏滿是懷疑。

    數千年曆史以來,還沒有誰能如此完美的解決軍糧的攜帶。

    理論探討結束,便是實際工作的展開。

    回到實驗室之後,方書安依舊是那個無人能敵的角色。

    隻見他安排人手和器具井井有條,絲毫不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