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曆史中所不同的是,建州衛、建州左衛、建州右衛,在明朝統治下形成一個強大的部落“建州三衛”的出現,標誌了滿族主體部分的形成和勢力的開始擴大,可是現在,因為楊晨東的出現,大明分為了南北,北明對於奴兒幹都司給予了更多的支持,使得建州三衛依然還掌控在北明的手鄭

    話在回來,水仙鎮即然想要達到不歸明軍所管,僅僅依靠其地理位置肯定是不行的,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是這裏有兩支非常強大的騎兵隊伍,其中最強的一支隸屬於女真統領,稍弱的一支為蒙古人統領。

    從偵察員提供的資料中來看,女真的統領名為孛特(漢語翻譯為精於算計的意思),他旗下有騎兵四千,這種勢力即便是要連周邊的北明衛所都忌憚不已。

    蒙古將軍名為巴根(柱子的意思),旗下有騎兵兩千五百人,雖然比之女真要差上一些,可仗著身為蒙古人,擁有著強大的背景和實力,很多時候就連孛特也不得不給上三分麵子。

    六千五百名精銳,擅於騎射的騎兵在手,已經超出了一個北明衛所的五千六百人。除非北明願意出動三個衛所以上,不然想在這裏討老便宜是很難辦到的。而事實上,附近的一些北明衛所長官也正是出身於女真一族,如果真要攻打這裏的時候,保證他們會出不出力,甚至還會提前的通風報信,這也是為何水仙鎮會存在,沒有北明前來打穀草的主要原因了。(打穀草是指以戰爭掠奪資源,一般是遊牧民族所用的,但此時同樣通用於北明對水仙鎮的身上。)

    特殊的地理環境,水仙鎮以自有的方式不斷的發展著。他們生活的主要方式有狩獵、打魚、或是養著各種牲畜為生。而這其中就含著馬匹,甚至在這些馬匹很多都是與野馬所生,使得馬匹的腳力很好,成為了未來戰馬的最好選擇。

    楊晨東會來到水仙鎮,也正是看中了他們所飼養的馬匹,如果弄到手,很大的可能就會成為戰馬,這將大大的增加雇傭軍們在草原上生存的能力。

    “六千五百騎兵。”楊晨東看完了偵察員送回的資料之後便搖了搖頭,這麽多的騎兵他現在很難一口吃下。就算是可以吃下,也要考慮自身傷亡的問題,不管是女真還是蒙古,現在都不是他的主要對手,在這裏浪費精力並不值得和沒有意義。“這樣,讓丁山連長在走一趟,看看從他們手中可以買到多少的戰馬,隻要達到我們的標準就可以,我們就會離開這裏,前往韃靼地區。”

    並沒有想要與女真和蒙古打擂的意思,雖然他很想借此機會教訓一下女真騎兵,但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那就完全不值得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